重构课堂师生关系的 有效策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8-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众所周知,高中生处于快速成长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叛逆心理较强,师生之间容易产生隔阂与对立。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以“爱心尊重”营造凝聚力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把热爱学生看作教师的基本美德。孔子主张教师对学生要“仁爱”,做到“诲人不倦”。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提倡教师对学生有“母亲般的爱”。当学生接受充满爱的教育时,就会亲近、信服自己的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全部奥秘在于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差异,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爱优等生,不歧视后进生。尤其是对后进生,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对于他们微小的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当得到教师的关爱、尊重时,学生自然会爱戴并尊重他们的教师,学习的劲头自然会越来越足,表现也会越来越好。

    以“理解宽容”营造亲和力

    教师要有宽容之心。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高中生正处于叛逆心理较为严重的阶段,有时难免会犯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不少教师往往情绪激动,甚至火冒三丈。“想想平时是怎么教你的!”“班级的量化管理又要失分了!”“真是屡教不改!”如此言辞,会使师生间的心理隔阂越来越大。

    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不妨放一放,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怀着一颗理解宽容之心走近学生。首先,给学生话语权,让他们解释犯错的原因。然后,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理解学生的苦衷。最后,教师与学生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生就会从内心感激自己的老师、认识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这样,点点滴滴的行为可以营造教师的亲和力。

    以“诙谐幽默”营造吸引力

    教师的课堂用语要诙谐幽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如果教师的课堂枯燥乏味,而且对学生的小毛病横眉冷对甚至厉声斥责,学生就会感觉自己时刻被监视,经常处于提防、紧张的学习状态。相反,如果教师讲课生动形象、幽默诙谐,就能缓和紧张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愉悦、轻松的状态。比如,遇到学生上课走神,教师打趣说:“白日依窗尽,学习泡汤流,老是坐不住,心在窗外游”,用幽默的语言代替严厉的批评,这样一来,课堂纪律问题解决了,师生之间的冲突也避免了。

    以“学识人格魅力”营造感染力

    有人说:“教师的知识越深湛,视野越宽广,各方面的学科知识越宽厚,在一定程度上就不仅是一名教师,而且是一名受欢迎的教育工作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征服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这种感染力虽然是无声无形的,但与抽象的说教和严厉的训斥相比,它的教育效果会更加强大,更能打造高度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严格要求”营造约束力

    教师对学生一定要“严”,这种“严”是严格的要求而不是严厉的态度。“严”其实也是一种爱,就像父亲给予孩子的那种爱。教师用“严”约束学生、管理学生,使他们不走或少走弯路、健康成长,这是教师肩负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只有把严与爱理性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师生关系的理性和谐。

    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宗旨只有一个:教师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付出无私的爱,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