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连柯的名著《教育诗》,曾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充满爱与美的教育境界。在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柳袁照和师生们坚持写诗,用这样一种优雅的姿态,表达对教育功利化的反思和对理想教育的向往,抒写了一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9-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最近,柳袁照的第五本诗集即将出版。对他而言,“诗人校长”的头衔越来越实至名归。

    作为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柳袁照更自豪的还在于,这所有着110年历史的学校,如今从学生到教师都会写诗,俨然成为诗歌教育的一座“重镇”。

    5年前,在柳袁照和20余位中学校长倡议下,首届全国中学生诗会在苏州十中创办,至今已是第六届,承办者都是全国名校,参与者也逐年增多。

    受此影响,从5年前开始,《星星》诗刊专门开辟了“中学生营地”,定期刊登师生诗作。

    其实,柳袁照的本意并非是办一所有诗歌教育特色的学校。

    “我的目的不仅是培养更多的诗人,而是唤醒教育的诗性,唤醒每一位师生的诗心。”柳袁照说。用诗人之眼观照教育,他把“诗性教育”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参照。

    什么是教育的诗性?它又如何影响师生的生命成长?

    在苏州十中这个被称作“最中国”的校园里,在散发着本真、唯美、超然气息的教育实践中,柳袁照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知。

    当诗与教育邂逅

    一年前考入苏州十中,第一次听说这里的学生还要写诗,蔡新之既惊又喜。

    初中时的蔡新之就是诗歌爱好者,写过不少“像诗的文字”,没想到在这里,他的“抽屉文学”终于得见天日。

    与蔡新之不一样,戴孟桐是因为中考发挥失常,意外“流落”到苏州十中的。但这个从小酷爱古体诗的小才女很快发现,这里太适合自己了。

    对更多的学生来说,若不是来到这里,可能永远没机会发现自己会写诗。

    高三学生姜宇,即将代表学校参加第六届全国中学生诗会。但高中以前,姜宇仅有一次“不纯粹”的写诗经历。那是小学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一篇作文或一首诗,他选择了写诗,因为写诗字数少。

    庆幸的是,这些少年来到苏州十中,从此一颗爱诗的种子在心里萌芽。

    在这里,每年新生一入校,迎接他们的第一项校园盛事,就是十月诗会。全年级都参与,学生、教师、校长,人人写诗。只有选出的优秀诗作才能在诗会上朗诵,这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诗歌在这个校园显得很重要。这里有诗社、诗刊、诗歌研究杂志,师生们的诗作定期结集出版。在这里,写诗、赏诗、谈诗,是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

    “其实,我们一直没开设过专门的诗歌写作课。但你会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个个都是诗人。”语文教师唐岚说。

    假如没有诗,生活会怎样呢?记者很想知道。

    在苏州十中学生看来,这似乎是个“假命题”。“对我而言,写诗就像打球、玩乐器一样,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学生张泽琰说。

    “写诗嘛,就像对着一个好朋友,可以让你说出心里话。”姜宇说。

    作为学校诗歌教育的负责人之一,唐岚经常读到姜宇的诗,很欣赏这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偶尔有一次,唐岚惊讶地得知,姜宇来自单亲家庭,一度沉默寡言。显然,是诗歌改变了他。

    对这些中学生来说,写诗既是爱好,更是精神的慰藉。在人生最美的季节里,怎能没有诗的陪伴?

    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是,面对“应试教育”的重压,倡导写诗的苏州十中更像是一个“异类”。

    2013年10月,第三届全国中学生诗会上,柳袁照应邀致辞,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寓言:一只壁虎不小心被钉在墙壁缝隙里,竟然靠同伴喂食存活了许多年。“当下的学校教育,多像那只被钉住脚的壁虎!”柳袁照慨叹,“而校园里仅存的诗情、诗意,就像一直不停地给同伴喂食的另一只壁虎。”

    值得高兴的是,2012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苏州十中成为全省唯一的“诗歌教育课程基地”。

    几年来,学校下功夫做了许多事。由语文特级教师徐思源领衔,唐岚、郑静等一批爱好诗歌语文教师担纲,编写了一系列校本教材:有专门研究苏州诗人的《文学苏州》,有精选古今中外诗人名作的《诗海巡览》,还有荟萃百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作的《我坐在窗前》……与课程开发同步,学校建立了6个诗歌情境教室:“姑苏诗情”“红楼诗画”“校园诗韵”“诗歌长河”……

    这样的课程实践,带给学生的是大学中文系才有的诗歌教育

    著名学者钱理群看到《诗海巡览》后,得知是中学教师所编,大为惊叹,欣然作序,称它可为学生一生的精神成长“打底”。

    尽管如此,一个让柳袁照耿耿于怀的事实是,每年的高考作文无一例外都有一句说明——“题材不限,诗歌除外”。这句文理不通的话更像是一个悖论。

    “在一个以考试引导学校教育的现实中,有多少人会写诗呢?”柳袁照质问道。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十中师生的诗歌创作,似乎有了超越这一行为本身的意义。

    不写诗,但不能没诗意

    苏州十中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的母校。2008年,李政道回母校作报告时讲到,自己读中学时,每次故意只考八十一、二分,留出大量自由时间去“玩”。他说,100分与99分没有区别,要敢于放弃“最后一分”,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培养兴趣、挑战科学上。

    李政道的话,让柳袁照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分数不是学校追求的全部。即便为了分数,他也希望用更诗意的方式去求取。

    诗歌教育是苏州十中的核心课程,甚至超出了语文教学的范畴。“学校的许多选修课都与诗歌有关。”郑静介绍,“比如,生物学科的《〈诗经〉中的植物》、政治学科的《革命诗歌与中国革命史》、地理学科的《古诗中的桥》……”

    但柳袁照一直强调,诗歌教育不等同于诗性教育

    对此,物理教师程之颖的理解是:“教师可以不写诗,但不能没有诗意。”

    平时,经常听到人们“吐槽”当年学物理太痛苦,程之颖不禁想:“怎样让学习变得美好一些?让学不好物理的人,也能留下温暖的记忆。”

    如今,在教学中,程之颖不再领着学生匆匆奔向知识目标,而是有意识地放慢脚步,慢品物理之美。

    程之颖的学生都忘不了“仰望星空”的经历。讲“天体运动”时,程之颖用教学软件模拟出美丽的星空,在身临其境中启示学生:“同学们,假设你是两三千年前的古人,站在地球上仰望星空,你会怎么想?是觉得星空很美,心中生出许多诗意;还是留心行星的运动轨迹,想探求宇宙的奥秘。”随着他充满诗意的描述,师生一起“穿越”科学史,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开普勒到牛顿,从万有引力到量子力学……感受知识演进背后的人类智慧与情感

    其实,“天体运动”并非考试重点,但程之颖不惜花两节课去讲解。他相信,比起有限的知识目标,唤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更有价值。

    “审美课堂”是柳袁照从“诗性教育”出发提出的教学主张。“在这所学校,无论教师还是家长,仅仅注重应试教育是没有市场的。”他说。(下转2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