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凌宗伟:

    我主张立足于自身专业发展的教师,要选择那些“顶天立地”的书籍。

    没有阅读那些关乎教育原理与教育常识的书籍,教育行动难免摸着石头过河;没有阅读具体解决操作技术问题的书籍,教育行动难免粗鄙与野蛮。如果能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或许,许许多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一些目标也就可以达成了。

    周群:

    关于阅读,我有一句口头语:“天底下没有秘密可言,所有解开秘密的密钥都藏在书里。”现在我想,阅读也一定能带给教师解决个人成长问题的智慧、勇气和力量。

    21天打卡是个隐喻,我们的人生和做理想的教育都要坚持长期主义。阅读是一场马拉松,同样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朱爱朝:

    希望《以教学打开生命:个体成人的教学哲学阐释》能够触动我们内心的改变,从而引发我们在教学行为上的改变,哪怕是点滴的改变。也期待教师们把阅读中所收获的,和我们的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才是阅读的真正意义所在。

    袁卫星:

    《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说:“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条途径:一是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在我看来,共读本身就是在这三条路径上一路播撒。生命的意义是需要一辈子追问、追寻、追求的,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或者说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曹勇军:

    我希望这21天不仅读书,还让书友学点儿读书的方法,长点儿带学生读书的本事。这是我领读的指导思想和长线布局。要做到这点,关键是找到他们阅读的痛点、难点,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探索意识,在一次次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培养自信,提升能力。

    段艳霞:

    一个人向内探索很艰难,会迷茫,需要同事间相互切磋对话的“共同体”的指引。当我们以“可见可行”的方式表明我们的价值时,“共同体”也发挥出了真正的力量。

    冷玉斌:

    乔治·斯坦纳在回应《巴黎评论》的提问时曾说:“教师的意义就是,我要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与我一起学习阅读的学生。”将要与我一起读书的同行,自然不是我的学生,但是,斯坦纳所讲这一意义是相通的。所谓“领读”,就可以转化为“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与我一起阅读的人”。做到这一点的重要前提就是,作为领读者要有个人感受,这种感受只要是贴着书的,即使很私人化,在共读过程中,也是极好的激发,推动阅读的火苗。

    闫学:

    教师阅读不应该囿于单纯的教育教学领域,而应该指向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要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知识等书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那就是“人文阅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更开阔的背景下去看待教育,看待学科教学,从而养成深刻的洞察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获得突破教育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也只有这样,我们在课堂上才能跟学生建立起高质量的对话,我们不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匠人,而是可以与学生建立起心灵沟通的师者和同伴。

    常生龙:

    教师要把“增进理解力”作为阅读的目标,在阅读过程中的磕磕绊绊就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是大脑努力建构各种联系、获得新知的过程,也是促进自身深度学习的过程。

    郝晓东:

    教师专业发展要用专业阅读的方法。专业阅读是以提高教育素养、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阅读目的,根据自身需求(而不是兴趣)选择书籍,采用批注、画思维导图等方法反复咀嚼,反复品味,与文本反复对话,意图透彻理解文本内容及形式的阅读过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