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发展理念 赋能学生生命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2-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书法课上教师在作书写示范 班会课上进行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在化学实验室做实验 生命科学馆 校长万玉霞和学生在一起 学校全貌

    知音江城,黄鹤故乡,被誉为英雄之城的武汉市有一座美丽的校园——常青树实验学校。自2001年创立以来,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践行“常青树人,国强我壮”的校训,在“生命发展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筚路蓝缕,砥砺奋进,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生命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课堂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的研究,创立了“P+S自主能动发展课堂”,赋能学生生命成长。经过22年的探索实践,学校在不断深化课堂改革的坚守和创新中华丽蜕变,有力促进了当地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为了一所颇具影响力的集团学校。

    立足教育原点

    打造教育新理念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对于常青树实验学校来说,如何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呢?学校多年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生命发展教育”来解题。校长万玉霞说:“教育能做的是提供当下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和未来应该具备的一部分,更大的价值在于激活它本身对于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实现的渴望与寻找。”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北宋时期理学家张载留下的千古名言,是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办教育的座右铭,也是常青树实验学校的办学指南。学校提出:“一所好学校应当是让教育回到本真、生命成长回到原点的地方,是给予师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地方。”正是基于此,学校创新构建了“生命发展教育”理念,并始终把人的灵魂构建和人格的力量塑造放在学校发展首位。

    “生命发展教育”理念构架分为三个层次,即把生命的本源放在第一位,思考生命的发展、思考教育如何创造生命的价值,其中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由此,学校提出了“三观”“三重性”的教育观点。“三观”,即教育对象观、生命发展观、创造教育观;“三重性”,即生命自然属性、生命成长过程性、生命价值创造性。

    “生命发展教育”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包括对生命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每一名学生都是鲜活而又复杂的生命个体,在他们生命发展的过程中,给他们生命发展以关注,会对他们今后生命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一,每名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个渐进过程,需要教育为其蓄力;其二,是在校园物理空间里,让素养提升渐渐沁入生命成长过程,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智慧、有追求的灵动生命。

    万玉霞曾经出版过一本专著《温暖生命的教育》,在这本书的封底,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孩子:快乐的童年属于你,学习的主人就是你,生命的创造在于你,美好的人生召唤你!”这四句话生动诠释了“生命发展教育”的核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名学生创造合适的教育。其内涵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尊重生命。学校尊重每名学生的生命体,尊重每名学生存在的价值,将学生的心灵需求作为教育的第一信号。二是呵护生命。学校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促进学生自由充分地成长。三是珍爱生命。学校教育学生关注生命的自我成长,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和生存能力,提升生命价值。四是发展生命。学校基于生命的需求,致力于促进每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生命发展了,教育才有价值。常青树实验学校创建的“生命发展教育”理念的实质是“为了生命之树常青”,让学生生命个体健康成长,从而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与价值。在“生命发展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致力突破发展瓶颈,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不断变革的育人方式,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获得全国绿色教育创新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也被家长亲切地称为“放心的学校”。万玉霞获评中国管理创新杰出人物。

    突破教育难点

    创建教学新模式

    常青树实验学校是一所美丽的学校,更是一所充满浓厚文化气息、具有书院风格的学校。校园里,鲜花、绿树掩映,犹如温馨的花园一般;一座座书院式的建筑,一条条开放式的书架走廊,还有画满了学生梦想的文化墙、一个个精心设置的创客空间,这些无不彰显着“生命教育”的情怀和文化的力量。特别是在学校大门口的墙壁上,镌刻着一行醒目的大字:“蓬勃生命给我们成长与进步,中国人格给我们前行的力量!”这段铿锵有力的话语立意深远,阐释着学校的行动原则,即润泽生命的灵动品格,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民族精神血脉的学生,具有中国灵魂的人。

    正是基于这一行动原则,学校从“生命发展教育”理念出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围绕教育教学质量生命线,从教育教学难点入手,深耕课堂主阵地,通过建设“P+S自主能动发展课堂”,创建教学新模式,赋能学生生命成长。

    “P+S自主能动发展课堂”是围绕培养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构建的课堂模式。“自主”是学习自主性、自觉性和个性化。“能动”包括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所形成的功能、内在的动力和综合的智能。“发展”其核心理念就是“五自三能”。“五自”即:自主、自信、自强、自为、自省;“三能”即:潜能开发、能量释放、能力提升。学校聚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P+S自主能动发展课堂”的实践中,“自主能动发展”课堂的空间结构涵盖教师、学生、教学信息和教学环境,时间结构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整个学程,形成了“P+S自主能动发展课堂”的教学模式。

    “P+S自主能动发展课堂”特色的教学设计由“P课”学案和“S课”课案两部分构成。在“P课”上,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学案独自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并记下“P课”学习疑惑,让学生提升自主、主动和可持续的学习能力。“P课”学案的全称是“P+S自主能动发展课堂”自主学习单,是教师在“化教为学、化生为师、化静为动、化被动接受为自觉生成”的理念下设计出以表单形式呈现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包含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三要素。“P课”学案的使用主体是课前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教师是隐藏在后台的自主学习的指导者。

    在“S课”上,学生通过独学、组学和群学,完成“S课”课案学习,让学生学会深度学习、合作学习,推动课堂四重革命,即:育人目标实现了从“知识核心”到“学生素养核心”的转变,学习动力从外部压力驱动到兴趣内驱动的转变,教学方式实现从知识传授式到问题教学、参与型教学与基于项目式教学的转变,课堂行为实现从静态的教材情境到动态的生活情境的转变。“S课”课案全称是“P+S自主能动发展课堂”内化拓展活动单,是教师在“讲堂变为学堂”的理念下,设计出以表单形式呈现的引导学生进行内化拓展的方案,包括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法学法和教具学具的选择以及对课堂流程的设计。

    “P+S自主能动发展课堂”针对每一门课程所施行的教学内容虽然不同,但结果却是殊途同归的。万妮是学校初三年级的一名优秀教师,她在语文课堂上教授古文《墨子·公输》时,将课文分为两个过程,其一是“P课”课程,即学生积极自能感知,对内容整体把握;其二是“S课”课程,即让学生们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质疑,穿越时空分组参与到公输和墨子之间的辩论中,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学生的自能参与、自能拓展。课堂上,师生之间,有朗读、有疑问、有点评、有反驳、有对话、有追问,生动与灵动浑然一体。而在九年级(8)班数学教师赵琴的课上,她在教授完学生课本上的解题方法后,即通过“S课”课程带着学生开拓思维,探讨、研究、寻找多种解题路径和方法,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打开了学生们的思维之门,让他们不但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更从最初的被动学习变成了现在主动、能动的学习。

    通过“P+S自主能动发展课堂”的实施,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等核心素养显著提升,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深度学习正在发生,情境探究教学,学生高阶思维得到发展,实现了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学校学生在全国数学联赛、武汉市英语口语大赛、市级艺术小人才评选等全国、省、市级以上的学科知识、实践创新能力、艺术体育类竞赛中获奖逾千人次。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常青树实验学校通过创新构建“P+S自主能动发展课堂”教学新模式,让学校师生在教与学中践行着“教,正是为了将来用不着教”的追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