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书香墨韵” 晒“权力清单” 义乌市绣湖小学让清风正气充盈校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武怡晗

上午大课间,义乌市绣湖小学校园里,身着湖蓝色校服的学生们冲到操场上,活泼又亮眼。运动过程中,有学生脱下冲锋衣式外套,穿着配套的背心或摇粒绒内胆,轻装上阵。

“这套新校服,让家长们很满意,学生外出研学时也被不少学校询问。”绣湖小学校长朱向阳说,得益于清廉文化场景建设,学校通过家校评审会,先确定校服的设计款式、面料细节,再公开招标生产,不仅保证了校服品质的提升,也把价格控制在了合理范围内。

近年来,绣湖小学打造五大清廉文化场景,梳理教师“权力清单”,以“书香墨韵”为载体,多维度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廉洁文化品牌。目前,该校已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拟认定名单。

从“关键小事”入手

打造学校清廉文化场景

紧邻绣湖公园、位于市中心的绣湖小学,近年来入学人数逐年增多,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每年入学季,学生如何分班这件“小事”,成了家长关心的“大事”。

“尽管学校坚持均衡分班,但仍有家长通过各种渠道‘打招呼’,想分个好班。”朱向阳说。有家长认为,分班这件事上存在“潜规则”,有“好班”和“差班”、“好教师”和“差教师”等区别,甚至一度出现托人送礼“求个好班”的现象。

2022年秋季学期,绣湖小学推出线上双向选班——学生“个个可以选班”,家长“人人参与选班”。开学前,一年级新生通过微信公众号上图文并茂的信息,了解11个班级的教师团队。“我们想尽可能满足家长的分班需求,让每个学生都有公平、公正的选择权。”朱向阳告诉记者,在双向选班中,学校淡化教师的头衔、荣誉等信息,重点展示他们的教学、管理和育人理念,家长和学生在了解教师的基础上,以“平行志愿”的方式选班。随后,学校根据志愿填报情况,针对学生性别、专长、个性等统筹分班。

“打招呼”到底有没有用?学校教师杨俊兰最有发言权,作为一年级学生家长,去年9月,她的女儿填报了选班志愿。按照每个班级教师子女不超过两人的原则,女儿并未被第一志愿录取,而是经过多轮“双选”,进入一名新教师任班主任的班级。“最初有些不理解,但是现在来看,这样做对每个学生都是公平的。”杨俊兰说,年轻教师虽然缺乏带班经验,但是热情肯干,在搭班教师、家长的鼓励下,班级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这也是朱向阳想看到的,双向选班让一个新诞生的班级、一个个互相之间不熟悉的家庭,在入校后迅速凝聚起来,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在班上空前高涨。“孩子上学这么久,虽然没有直接和老师联系,但能看得出来,他是真心喜欢这个班级的。”不久前,一名“没打成招呼”的家长在校门口碰到朱向阳,特意对学校“守规矩”的做法伸出大拇指。

关注涉及师生利益的“关键小事”,绣湖小学在场景打造上下功夫,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难点、焦点”事项,聚焦解决廉政风险隐患,在项目和活动的规范运行中,不断优化防腐治理力。包括双向选班在内,目前学校已建立起后勤基建、职称评聘、经费使用、评优推先五大清廉文化场景,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实现项目和活动运行全过程科学合理、廉洁高效。

从“阳光决策”起步

细化教师“权力清单”

非全校性的一线教学、项目组织、研训指导、学生辅导、后勤服务等工作都能累计积分,超出基础积分的部分则可用于诸如请假一节课、申请自主参加学术培训等的“消费”,也可以选择在年终考核中换取相应奖励……“双减”以来,绣湖小学出台教师减负增能十二条,其中的积分制实施细则,保证教师“减负”落到实处。

“教师工作积分制在征求意见时,我们美术组提了很多意见——担任班主任积分太少、请学术假和事假要分别记分、值夜班给分太多……”美术教研组组长沈妙青说,没想到学校把大家的意见逐一落实了,“现在,我们可以更自由地请假看艺术展、参加专业培训了”。

加强校园党风廉政建设,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近年来,绣湖小学完善校园治理机制体制建设,建立“纵向到底”五级执行体系,即教师个人、班级组织、年级团队、学科集体、学校管理层5个层级,不断推进权力阳光运行,同时,构建“五类横向到边”监督体系,实现计划、执行、评价的全过程监督和全流程监管。以教师工作积分制的出台为例,方案经科室拟写、年级组补充、全体教师讨论、党政工联席研究、教代会通过等环节,校领导班子、年级组长、普通教师都充分参与到“三上三下”的修改反馈过程中来。

绣湖小学不仅让教师们充分参与管理,更树立他们对权力的敬畏心。学校完善“经费内控管理实施清单”,优化“廉政办学行为和风险防控清单”,动态更新“教师廉洁从教清单”,梳理出教师的“小微权力清单”。“清单融合了机制和评价,优化了目标感和操作性,更成为立师德正师风的法宝。”朱向阳说,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教职工的点滴付出都能得到认可,学校也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去年以来,绣湖小学推进“项目招标书”等改革,不少“教”有余力的教师主动参加项目管理,极大地破解了学校因人员短缺等造成的难题。

以“书香墨韵”品牌

培育清廉校风家风

行走在绣湖小学校园中,清廉的元素随处可见。贯穿校园的党建长廊里,有“做官须为民做主,风清气正家要紧”的廉政童谣;走入教学楼,教室外的墙壁上不仅有包拯“公正断案”的小故事,还有于谦的《石灰吟》等诗句;校园拐角处的文化墙上,不同字体的“廉”字书法更显古朴、庄重。

“学校还将廉政文化教育融入书法教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书香墨韵’品牌。”在朱向阳的带领下,记者走入书法展览室,环顾四周,墙壁上不少作品都与廉洁主题相关。近年来,依托持续开展的“书香墨韵”活动,学校实现清廉教育进书法课堂,并持续在绣湖畔举办书画展,开展作品义卖活动。同时,学校通过亲子共读共讲廉洁故事、共敬共写廉洁格言警句、创节俭校园家园等活动,以校风育家风,以家风促校风。

在南门口,绣湖小学开辟出办公区域,建立起家校社共育中心,并设立投诉信箱。“学校实现办学信息‘要公开的都公开,能公开的就公开’,还通过‘信必达,访则通’的工作方式,接受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监督。”学校校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宋静红说。

在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清廉理念渐入师生心田。“有家长去医院排队看病,本想找熟人插个队,但孩子坚决反对,说是老师说过要讲规则、守规矩。”采访中,有班主任告诉记者,为了给孩子做好榜样,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规则意识。近年来,绣湖小学也涌现出一大批“最美教师”“最美学生”“义乌好人”等先进典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