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 减轻心理压力 ——专访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临床医学院院长骆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3-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言 宏 通讯员 俞寅琳

寒假结束,学校陆续开学,部分教师出现了失眠、烦躁、提不起精神等现象。根据有关调查,存在心理问题的教师群体占到了总人数的25%以上。面对心理问题,教师如何调整?为此,我们采访了心理学家,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临床医学院院长骆宏。

记者:您怎么看教师遇到的开学失眠、烦躁、提不起精神等问题?

骆宏:经过长长的假期,教师工作有些不适应,这被称为“假期综合征”,是很正常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建议教师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自我修复:一是运动;二是合理的饮食;三是调整生物钟,保证充足的睡眠;四是养心。在这四个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跟人的相处,一周左右时间就能调整好心态。

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教师心理压力大。在目前大环境下,教师职业需要付出情感,教师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要求教师内心足够强大。此外,标准化规范化量化成为工业文明高效的象征,而把这些指标简单引入学校,让教师培养学生时充满困惑。“唯分数论”很残酷,如果社会一味崇尚标准化,并且将其当作唯一标准,就会产生很多负面效应。

记者:有些教师感觉自己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像进入了一片荒野,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骆宏:这是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多年来,我一直进行着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大症状:一是情绪症状,比如抑郁、焦虑、强迫、精疲力尽等状态。二是人际疏离,也就是面对学生麻木不仁,对身边的人容易吹毛求疵。如一位教师刚上班时精神抖擞,觉得做什么都能做到,到了放学或晚自习时,学生稍有行为偏差,就容易发火,甚至回到家后对家人随意指责。三是低成就感,觉得自己干的事没有意义。

记者:教师遇到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哪些?根源又是什么?

骆宏:就我的研究与实践来说,抑郁、焦虑、强迫是教师群体最容易出现的心理和情绪症状。

从心理学机制上看,抑郁的产生和三个心理学概念无望感、无助感、失控感有关。

无望感:不知道自己憧憬的未来是什么。如问教师为什么工作,回答多是为养家糊口。回答非常朴实,但若仅把工作作为谋生的工具,工作的意义感不强,从工作中获得的幸福感也有限。工作中看不到希望,如“教育的问题谁都明白,谁都改变不了”等社会言谈,让教师产生无望感。

无助感:虽然认识很多人,但教师觉得真正遇到困扰时,得不到支持,得不到帮助。特别是教师常常遇到很多应激事件,比如家长提出特殊要求,或者学校布置不合理但必须落实的任务。如果对家人抱怨,家人会说不要把负能量带回家。其实,即使能倾诉,家人也解决不了问题。

失控感: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做。如果有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知道第一步该干什么,第二步要干什么,人们处理问题就容易,这就是控制感。控制感分外在控制感和内在控制感。比如教师在学校里有一官半职,职务会带来一些控制感,这就是外在控制感;而通过看书、听音乐、旅游等,也可以带来控制感,这是内在控制感。我们做了很多研究,发现内在控制感比外在控制感更重要,对心理的保健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无望感、无助感、失控感持续很长时间,就会得抑郁症。日常生活中细沙样的压力被慢慢累积,就会得慢性抑郁症,最后某个事件出现,就会如“一根稻草压垮了驴”。急性抑郁症则和突发应激事件有关系,一般两个星期都调整不过来,就变成抑郁症。

现在很多教师都存在抑郁状态,但还构不成抑郁症。临界点在哪里很难确定,也因人而异。很多人处于灰色地带,只要寻求帮助,自我调整,就可以回到正常状态;抑郁状态一旦严重,就要服药,但服药存在很大副作用,也会产生依赖性。

教师另一种心理问题是焦虑症,这和不确定性有关。面对的状况越不确定,越容易出现焦虑。疫情后,教师的生活、工作涌现出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一个人如果一直处在不确定性中,加上失控感,特别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

教师还有一种心理问题是强迫症。举个例子,如反复洗手,明明知道很干净了还要洗,医学上叫强迫症。强迫现象在教师群体中很常见。因为对教师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常说要“零缺陷”“零差错”,教师们为了不犯错,要反复确认。越认真、越仔细的人,越容易产生强迫症。

记者:若有了以上这些心理问题,教师该怎么办呢?

骆宏:心理问题都是“一体两面”。把握得好,是优点;把握得不好,就成缺点。比如,有轻微强迫症的教师,做事反而特别认真。因此,作为心理学家,一方面特别怕大家都觉得自己有问题,不敢多谈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了增加社会的认识与关注度,还得多探讨。

除了传统的加强营养、运动、充足睡眠等建议,人的自我反省非常重要。不同流派,自省的方法不同,但中心都是科学认识自己。教师要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必须认识自己。但认识自己不像数学题,给个公式就有答案,做起来没那么简单。

我发现,从中国传统文化看,认识自己的标准答案来自自己的良知。天津大悲禅寺有三块牌匾,即“来此做甚”“莫向外求”“心即是佛”,我觉得很有道理。而王阳明给了现代心理学以启示,告诉我们认识自己的答案来自考问自己的良知。王阳明强调“慎独”“事上磨心”“省察克己”“自慊”。“自慊”就是“心安”,建立内在是非判断标准,为人合内在标准,就能“心安”。“良知即自慊,致良知即求自慊”,通过“省察克己”而求“自慊”。王阳明归纳为在安静的时候自我反省,也叫“事上磨心”。比如工作中遇到困难后,人一般有两种思维方式,一是怪运气不好,自怨自叹;二是认为工作中的困难,恰恰是来磨炼自己的心智。如果思考的方式是后者,会发现自己的视角发生变化,就不再郁闷了。

目前,现代心理学比较流行强调自省反观的“正念疗法”,就是静下心来向内看,其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心理学之间建立了联系。

记者:认识自己,建立内在是非判断标准,能“心安”了。为求“心安”,具体还要做些什么?

骆宏:可以看看《心理资本——激发内在竞争优势》一书。世界著名管理学家、管理心理学家弗雷德·路桑斯教授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将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理论、研究和应用引入职场,书中阐述了心理资本的四个核心成分是信心、希望、乐观和韧性,而心理资本的潜在成分是创造力、福流、心智觉知、感恩、宽恕、情绪智力、精神性、真实性和勇气等。

书中提出的四种心理资本——信心、希望、乐观、韧性,字面上都很容易理解,对我们很有启示,也可以落实到生活中去理解。

以信心为例。比如有A、B两个人,A准备7天中每天都去跑步,结果跑了5天;B准备7天中去跑3天,结果跑了4天。虽然A锻炼更多,却更有挫败感;B却很有成就感。我们总有这样一个设想:人是会偷懒的,于是对自己提高要求,认为即使打了折扣结果也还不错。但这种观点也许会损害自信,因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不足。教师往往对自己要求比较高,所以挫败感强。

心理学上常说要“悦纳自己”,就是要通过成功的经常性体验让自己获得自信,这与自己的规划分不开。我常跟来咨询的教师们说这样一句话:“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比一个完美的目标更有意义。”碰到教师和我交流他的目标时,我都会问一句,你完成的信心有多少?对方如果回答50%,我就提问,通过怎么样的修改能将成功的概率提高到80%。我认为,光有梦想不行,还要体会成功。所谓筑梦踏实,就是这个道理。

希望和乐观对中国人来说很容易学。凡事都有好坏两面。中国传统哲学就隐含了“祸福相依”的观点。凡事可以从好的角度想。比如碰到困难,可以想自己处在什么阶段,一是即将面对暴风雨;二是正在经历暴风雨;三是经历了暴风雨,即将迎来黎明曙光。从系统动态发展的角度考虑,暴风雨都会过去,只是自己如何面对的问题。韧性,也叫心理弹性、复原力,主要讲遇到困难挫折后能否复苏。人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跟竹子一样,压弯就会弹回来。要提醒自己能自我疗愈。

其实,要获得身心健康,关键在于主动启动心理保健机制,不能等到问题来到身边时才感慨自己心理能量不够。我的学生开发了心理工具APP“卡片时光”,使用者可以天天打卡,积蓄正能量。真的处在困境当中,要积极寻求帮助,喊出暂停,主动作出选择。学校也应该建立合适的支持系统,给教师以帮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