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4-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龙江大地的具体呈现。牡丹江师范学院始终把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作为重大使命,以培养具有东北抗联精神特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挖掘和有效利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从课程、环境、实践三个路径将伟大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学校文化育人体系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实施耦合联动 

    强化协同育人

    学校将东北抗联精神赓续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以满足当代大学生成才需求为导向,以构建协同配合机制为核心,将课程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等路径耦合联动,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育人的整体水平和实效。

    强化思政教育部门协同。将全校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聚焦到文化育人目标上,强化思政教育部门协同,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员协同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以情感人、以心育人,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协同建立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积极打造黑龙江省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强化思政教育内容协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东北抗联文化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充分衔接。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经典诵读、高雅艺术进课堂、参观东北抗联博物馆、“重走抗联路”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当代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将东北抗联文化融入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丰富文化育人渠道。

    强化思政育人环境协同。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中,在学校楼宇、校园建设、走廊壁画、校园展板等张贴东北抗联英雄事迹及标语,建造抗联英雄雕塑;同时在校园文化节日中播放东北抗联系列影片,在校广播站播放东北抗联经典歌曲,邀请专家开设东北抗联文化讲座等,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在实践中接受红色精神熏陶。

    完善育人体系

    构建文化育人新路径

    学校开展了以“课程+环境+实践”为路径的文化育人模式改革实践,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课程路径:健全课程思政体系。一是将东北抗联史研究、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本科、研究生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结合地域优势,立足师范教育底色,获批“中国抗联研究中心”,深刻领会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内涵;将校本课程“东北抗联精神”列入全校大学生必修课程,依托实践研修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把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中设立“东北抗联史”“东北抗联精神”专题;在“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设立东北抗联研究方向,充实东北抗联史研究梯队。二是筑牢课程思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育人阵地。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打通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渠道,结合专业特点分析教学切入点和思政要素;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实践育人作用,将东北抗联精神贯穿于班会及各项学生活动中。三是开发课程资源。开展东北地区抗联研究机构、抗联老战士、抗联后代合作与交流活动,挖掘抗联历史事实、人物与故事,转化为东北抗联精神教育资源。学校已编写《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东北抗联精神》《革命精神25讲》《黑龙江优秀精神读本》等理论读物及《百年红色记忆红色革命旧址手绘系列读本(黑龙江卷)》等教材,校本慕课“东北抗联精神”获批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环境路径: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一是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让“一砖一瓦会说话”。在校园里建设了东北抗联文化展示长廊、木雕画、壁画等,LED大屏沉浸式展出东北抗联珍贵影像,非遗传承人研培学员展出东北抗联人物剪纸、鱼皮画等;图书馆单独设置“东北抗联文化藏书室”,除东北抗联精神文献外,还展出学生优秀的抗联作品,如小说、征文、诗歌等,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为师生塑造“氛围感”,使其浸润在东北抗联精神的洗礼中,发挥校园环境在文化育人中重要的“隐性作用”。二是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学校党委将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课培训计划,开展“举抗联旗帜、唱抗联歌曲、走抗联道路、讲抗联故事”抗联精神主题活动,创新开展大学生四年“六个一”教育,即学唱一首抗联歌曲、参加一次祭扫活动、重走一段抗联道路、看一部抗联影视剧、讲一个抗联故事、读一本抗联书籍。同时,在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上设置“抗联红色专栏”,通过文案介绍、播放珍贵影像资料、每天一个抗联小知识、抗联知识竞赛、抗联短视频等易传播、易接受的形式,东北抗联精神潜移默化地浸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实践路径:开辟实践育人新方式。学校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将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东北抗联文化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中。一是编创东北抗联剧目。师生运用音乐、舞蹈、文学、影视等艺术形式编创了大型歌舞史诗《永不磨灭的信念》,全景再现了东北抗联战士14年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抗战历程,在上海市和黑龙江省等地巡演45场次,观众达上万人次。二是组建东北抗联精神宣讲团,深入阐释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意义。宣讲团先后在市组织部门等,为党员、干部开设“红色现场课”,宣讲东北抗联斗争史和英烈事迹。先后组织30余次、600余名师生赴侵华日军东宁要塞遗址、墙缝战斗遗址等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三是把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党建。学校利用党课学习、政治学习、团日学习等平台学习东北抗联历史,重温东北抗联故事,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基层党建,教育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建设了黑龙江省社科联东北抗联研究学术交流基地,下设黑龙江省汤原县、穆棱市、东宁市、绥棱县4个研究室,以及黑龙江省铁力市、东宁市与吉林省通化市、和龙市4个研究基地,学校15个思政理论课实践基地已成为东北抗联研究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牡丹江师范学院不断探索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文化育人体系新路径,创新实践方法,在东北抗联精神的引领下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磨砺大学生意志品格,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牡丹江师范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李春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