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大学召开非通用语种专业留学工作推动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11-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天津讯:为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提高外语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促进高校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交流,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外国语大学亚非语学院承办的 非通用语专业留学工作推动会 于2019年11月3日在外大召开。

国家留学基金委副秘书长李青、教育部高校外指委副主任委员非通用语分指委主任委员姜景奎、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余江、国家留学基金委欧亚非事务部主任龙嫚、国家留学基金委欧亚非事务部副主任王哲、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大理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委员,以及来自中国传媒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的特邀专家等40余位专家与会,共商非通用语种专业留学工作规划。

各高校代表就国家留学基金委非通用语种类专业相关的资助项目类别、留学时间、选派学生的程序和标准、学生安全教育、国外课程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充分的交流。

李青在讲话中强调,当前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对非通用语种人才有迫切需求。我们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国家公派留学工作中的问题,使非通用语种和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工作达到新高度,为服务国家 一带一路 倡议做出积极贡献。

姜景奎在讲话中指出,国家现在对留学工作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和人力。我们从事非通用语工作的高校应该总结经验,知成就明错漏;我们要关注留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未雨绸缪,促使其知国恩立报国志,学成回国,为国家发展服务。他还指出,随着 一带一路 的实施和发展,非通用语地区的相关研究愈发重要;我国非通用语建设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教学语种、教学点和学生数量都有了井喷式增长,因此,建议国家留学工作能与时俱进,更优更合理。

教育部高校外指委委员、非通用语分指委副主任委员钟智翔在讲话中强调,本届非通用语分指委委员要有身份意识,主动作为,要谋划好全国非通用语专业的学科发展,了解全国院校非通用语专业的各种需求,做好教育部的参谋助手,还要将分指委的工作计划落实到位,真正成为教育部在非通用语领域的咨询者、建议提出者。

余江在讲话中指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非通用语种人才是我们的使命和职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