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动作敏感期更敏感 -动作,敏感期--教育频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9-05-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宝宝一出生就进入动作敏感期——如果你把手指塞进他的小手心,他会紧紧抓住不放;如果将某个物件靠近他的嘴角,他会快速地转头吸吮……这些寻常动作,都是宝宝动作敏感期的体现。宝宝的动作敏感期在0-6岁,如果我们能在这个阶段有些作为,就可以更好地促进他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而这些又与他的大脑发育密切相关。

1.被动体操:

从宝宝出生那天起,我们就可以试着将他抱在怀里或放在床上,拉着他的小胳臂、小腿做做被动体操。随意地做就可以,不用非要什么特定招式。当看到他的小胳膊在眼前晃动,他慢慢就会明白,这个晃动着的物体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也许在无意间的一次活动中,他会将这个运动着的“物体”与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于是,他就会更多地尝试自己去运动了。

2.手心抓物件:

除了被动体操外,也可以给他各种各样的物件去抓握。即便他还不能抓起某个物品,但只要他的手心接触到某个物体,这种来自触觉的刺激就会传递给他的大脑某些信息,刺激他更多地去抓握。

3.让他任意玩: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他学会了踢腿、挥手、主动去抓握眼前的物品,并将抓到的物品塞进小嘴里啃咬。此时,只要在没有危险、保证卫生的前提下,家长就没必要限制他的这种行为。相反,还可以尽量多提供各种材质的玩具或其他物件给他,满足他这个阶段的这种需求。

4.不要干涉孩子动作:

等到宝宝会爬会走后,他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活泼好动了。翻抽屉、开关柜子门、钻到一些狭小的空间,只要看到的都想去动一动。当然,还有东奔西突到处跑……这个阶段只要没有危险,最好不要干涉他,给他一片自由探索的天空,他会发育得更好。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有些事情虽然看起来比较危险,但是只要我们告诉他正确的操作方法,实际上比限制他更为安全。比如,可以尝试教给他怎样去接饮水机里的水最安全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