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也疲惫的母亲节-母亲节--教育频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9-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感恩是一种认同,一种回报,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是人生中的大智慧。感恩父母,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能净化心灵,涤荡世间一切尘埃,使人内心变得恬静而柔和。而母亲节来临之际,为什么有很多母亲已对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疲惫呢?

五花八门的母亲节作业

母亲节来临,很多学校为培养同学们的感恩意识,给同学们布置母亲节作业,例如,为妈妈洗脚、给妈妈做饭、和妈妈共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些母亲节作业,旨在给孩子们一个平台,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对于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作业,很多学生并不热衷,而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态度:“母亲节学校总留奇怪的作业,妈妈都没时间理我,真多此一举。”“妈妈周末经常有应酬,一到留母亲节作业的时候,我总要求着妈妈回家,让我把作业完成。”“母亲节年年过,年年都是那几样的作业,都没意思了。”

其实不止孩子们这样,家长们的苦水似乎更多:“留什么作业啊,工作忙得要死,周末想休息一下,学校还非要孩子给我做顿饭,比我自己做还浪费时间和精力。”“学校让孩子把为妈妈做的一件事用摄像机录下来做成视频,其实孩子都不会操作,结果受累的还是我这当妈妈的。”作业的复杂化和同质化给妈妈们带来的往往不是惊喜而是疲惫。

作业模式老旧无吸引力

即便学校布置了一些母亲节作业,有些过于宠爱孩子的家长也并没有将“为妈妈洗脚”、“给妈妈做饭”等实践性作业落到实处。还有一些家长总将孩子的学习成绩挂在嘴边,总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和感恩,当孩子有心花些时间为妈妈做些什么时候,会说出“有时间还不如好好学习”之类的话,无形中伤害了孩子的感恩之心。某些过于繁杂的母亲节作业更是需要全家总动员,劳心又劳力。

其实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有一份感恩的心就足够了,如果让学校当成作业布置给孩子,其实,家长心里反倒更想知道,如果没有学校老师的提醒和安排,孩子自己会怎么做呢?

近几年来,感恩教育虽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却一直延续固定的模式,几年来没有变化,就会使学生和家长疲惫,淡化了活动本身的意义。

感恩要在细微处流淌

如果能够排除一些强制性手段,简简单单地以体味母爱,学会感恩为目的,可能来得更加实际。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为操劳一天下班回家的妈妈倒杯水,在妈妈疲惫的时候道一声辛苦……这要比将所有的感恩集中在一天,而平时遗忘要更有教育意义。

甚至于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也可以将这种感恩教育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去,比如:可以利用课间操的时间,在学校操场上,师生共同做起《感恩的心》手语操,让师生在浓厚的德育氛围里润泽心灵,陶冶情操,利用集体效应激励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得到情感的培养和升华。将感恩教育细化到生活中,而不是在哪一个标记性的日子将感恩这两个没有温度的文字强行刻入学生的头脑中,这样做的实际意义是可想而知的。

泛化感恩的折射作用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心底都有对父母和关爱自己的人的感恩,只是很多时候他们不懂得怎样去表达,也羞于表达。感恩教育的意义就是要让孩子们不仅仅感恩父母,也要学会如何感恩生活、感恩友情、感恩老师、感恩自己、感恩真爱、感恩动物、感恩挫折……

如果能够以感恩教育为契机,让学生将对母爱的感恩泛化的其他方面上,给孩子们更真实、更实际、更实用的教育,净化孩子们的心灵。通过细微至生活深处的感恩教育,泛化它带给学生们的感动、激励和动力,使孩子们懂得作为学生,除了学习还有广阔的天地需要他们去品味,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