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宝宝漫漫入园路---教育频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9-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目前,各幼儿园的春季招生已陆续告一段落,多数小朋友已经顺利“落户”到了心仪的幼儿园。但是,三岁的洋洋因为被检查出“小三阳”,而被拒绝在幼儿园大门之外,看着同龄的小朋友高高兴兴地准备入园,洋洋最近总是闷闷不乐的。

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可怕

防止传染现有办法

据传染病医院刘宏主任介绍,我们通常说的“大三阳”、“小三阳”都是指乙肝病毒携带者,但不同于乙肝患者,是无需治疗的群体。“大三阳”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应受到一定的控制。但“小三阳”患者传染率极低,若其DNA还呈阴性,则其传染性极小。

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乙肝病毒的论述:乙型肝炎病毒通过与受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接触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播途径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相同。也就是说,乙型肝炎通常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也不通过呼吸和饮食传播。

不过刘主任补充说目前的研究认为消化道传染也是一种有可能性的途径。但是,随着幼儿防疫保健的普及,只要在入园幼儿及幼儿园工作人员中普种乙肝疫苗,并确认他们产生抗体,乙肝宝宝就不会对他们造成威胁了。

为多数孩子负责

园方大多拒绝乙肝宝宝

据悉,市内公立幼儿园在幼儿入园前都要求幼儿到妇幼保健机构接受体检。记者从负责相关幼儿保健和体检事宜的部门了解到,目前天津明确要求的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中e抗原阳性的拒绝入园。据此标准,洋洋本可以入园。可实际情况是,只要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通常都会被幼儿园拒绝。

对此,幼儿园方面称,拒绝乙肝宝宝是为了对大多数孩子负责。一旦传染给其他宝宝,不仅仅有损幼儿园的声誉,也是对其他宝宝的伤害和不负责任。

实际上,幼儿园与其以多数孩子的健康为“挡箭牌”,不如切实加强对乙肝问题的学习,掌握过硬的医疗卫生知识,提高园内的卫生保健工作。确保每个宝宝有各自固定的餐具并注意消毒,尽量避免小朋友间打闹造成皮肤破损,尤其破损后不要接触乙肝宝宝的唾液或血液,以免造成传染。而避免小朋友间打闹致伤本来就该成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

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刘主任建议说,不是拒绝乙肝宝宝,而是确保园内其他幼儿和工作人员接种乙肝疫苗,之后到市里相关医院检查是否产生抗体,若没有产生抗体,要继续接种。

缺乏正确认识

家长大多远避乙肝宝宝

乙肝宝宝的家长,因担心孩子在入园时受到不公正待遇,千方百计地隐瞒孩子的病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享受同龄人的快乐。这种隐瞒情有可原,但从道义上不能被认可。如果隐瞒病情,虽然是出于对孩子的一时保护,但不能保障宝宝和其他小朋友的健康。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个人卫生方面需要特殊的照顾,告知园方孩子的病情,一方面可以通过有效的保护,有效降低其转为肝炎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其他宝宝做好防范措施,以免发生意外,产生感染等。

其他家长也应冷静地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幼儿家长,家长们普遍认为不能接受孩子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宝宝同班或同园。

记者向家长解释很多携带者在正常交往中基本不具传染性,有家长说,家里就这么一个宝贝,即使有万分之一的传染可能,也不能让孩子冒险。有位家长进一步指出,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很差,如果园内老师不尽责,很可能使传染几率增大。

这些担忧说明了家长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误解和过分敏感,幼儿家长应该多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给乙肝宝宝入园的机会,同时通过接种乙肝疫苗等方式保障自家宝宝的健康。

目前,乙肝病毒携带者儿童的入园问题仍是法律和政策中的一个灰色地带。我国有1亿多乙肝病毒感染者,和影子为伴度过学龄前时光的乙肝宝宝,在心理上会受到更深的伤害,很容易出现一些孤僻、反社会的举动。由于从教育者到家长对乙肝的误解都太深,因此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通过完善的立法、教育和宣传,让人们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解它的传播途径,才能彻底消除人们对它的恐惧和误解,才可能实现乙肝宝宝的顺利入园。

相关链接:难入园的其他几类宝宝

一般幼儿园在招生时通常要进行三大步骤:网上或现场报名、面试、体检。其中,现场面试主要是考查孩子们的智力情况、身体活动能力等,智力严重低下和腿脚严重残疾的宝宝往往也易遭拒绝,智障儿童会被建议进特殊学校,而腿脚严重残疾的儿童会因无法参与园内各项活动被拒。

另外,有先天性心脏病、癫痫、心脏病史等的幼儿也可能被限制入园。即使入园前园方会与家长事先签订协议,但是一旦发生意外状况或事故,自然少不了官司和纠纷。因此,很多幼儿园一旦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或癫痫儿童,会考虑拒绝。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