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疾病分子诊断及筛查技术研究中心揭牌-南开--教育频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8-07-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消息(记者于浩 通讯员张丽):近日,南开大学全国疾病分子诊断及筛查技术研究中心在南开大学医学院成立。

为了推动我国肿瘤分子诊断技术临床科研和应用,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通过提供专家指导、技术标准、设备和基金等,同南开大学合作成立该研究中心,利用南开大学在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技术和资源优势,组织一大批我国肿瘤分子生物学和临床肿瘤学专家,建立和完善我国分子诊断技术临床科研和应用协作网络,深入开展以肿瘤为代表的重大疾病的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促进我国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据介绍,该中心将开展全国肿瘤分子诊断早期预防与治疗临床科研协作计划,进行包括癌症的筛查和分子诊断、各种慢性病发病风险评估、药物代谢基因筛查、婴幼儿遗传性疾病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分子诊断、诊断和肿瘤筛查信息的处理和集成、学术交流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研究。

肿瘤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肿瘤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预警预测、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前肿瘤的临床诊断手段基本上是以病理学和影像学为基础,以临床症状为前提,多数病人就医时,肿瘤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难以取得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效果。近些年来,随着分子医学的发展,临床肿瘤分子诊断和肿瘤早期预警预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国际上得到了快速发展。

分子诊断主要是指在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检测人的特定基因或蛋白是否有异常。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范围广、取材不受组织及时间限制、可用于疾病的预测或早期诊断的诸多优势。我国疾病的分子诊断研究在临床应用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科研医疗机构的分子医学研究还都是小规模,小范围,没有标准化规程,国家也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些都严重阻碍和限制了临床分子医学和检测技术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南开大学全国疾病分子诊断及筛查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建立我国分子诊断技术临床科研和应用协作网络,可以将各医院的基因和蛋白等标志物临床数据按同一的方法收集、汇总、分析,通过扩大样本例数等方式丰富和完善用于对照的分子诊断技术和疾病蛋白标志物中心数据库;开展建立我国分子诊断技术临床指南和标准研究,开展有利于提高符合我国民族健康和疾病谱特点的疾病诊断能力的研究,以适应我国疾病预防、早诊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和需求;开发具有肿瘤生物学行为判断的分子分期、分类、分型;遗传和病毒感染性疾病基因鉴定技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生物芯片技术和产品,使之成为肿瘤生物学和生物芯片临床试验与技术研究开发的平台,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肿瘤生物芯片临床试验和技术服务中心。同时,通过建立我国分子诊断技术临床科研和应用协作网络,还可以对现有的人才、技术、资源和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基因诊断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为社会输送能够从事基因诊断临床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专业人才,以促进我国疾病的分子诊断研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