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宝贝迷电脑-沉迷,电脑,网瘾--教育频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7-07-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虽然目前“网瘾”的高发人群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但迷恋上网的人群却大有低龄化发展的趋势。随着电脑的普及,许多小学生开始迷恋网络,甚至有学龄前的幼儿患上“网瘾”,这不能不引起家长的担忧。

三岁宝宝玩QQ 五岁男孩忙“练级”

让宝宝长大后精通电脑,是小言对儿子的培养计划之一,可是还没上幼儿园的儿子对电脑到了痴迷的程度,却着实出乎他的意料。有一天,正上网的小言为了逗宝宝开心,就抱着他玩了一些小游戏,谁料儿子从此迷上了电脑,还让小言给他申请了一个QQ号,从此,他可以独自玩QQ游戏了。在一个月时间里,他不仅学会了熟练地操作鼠标打开网站进入游戏,围棋、台球样样玩得转。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爸妈说过的有关网络和硬件的专用术语,如杀毒、启动、显卡等等,时常从宝宝的小嘴里蹦出来。对此,宝宝的爸妈一方面惊讶于儿子的聪明,另一方面却不免有点担心……

这位无奈的爸爸在论坛上发了个帖子求助于网友,岂料无独有偶,回帖的网友举出了许多相似的例子:4岁宝宝打CS,虽然一双小手控制不了某些动作,但操作的熟练程度与大人不相上下;5岁宝宝玩“魔兽”疯狂练级,会用五笔输入法;甚至有两岁左右的宝宝已经会自己上网玩“龙珠”、“连连看”了……

宝宝们在电脑知识和电脑游戏方面的超前表现,让家长喜忧参半:孩子无疑是聪明的,好好培养肯定能大有作为;可是这么小的年纪就染上了“网瘾”,又让人忧虑远大过喜悦。

父母教育失当 孩子易患“网瘾”

小言分析了儿子“迷网”的心理原因:敲击键盘的声音吸引孩子模仿大人的行为;通过自己的手敲击键盘使得屏幕上发生变化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爸爸妈妈都有QQ,所以宝宝也得有属于自己的QQ。

许多家长在抱怨学龄前宝宝沉迷于网络的同时,都透露了这样一个情况:宝宝第一次上网玩游戏,是在爸爸妈妈怀抱中进行的,而这些宝宝的家长往往也有不同程度的“网瘾”。年轻的父母一方面要照顾孩子,另一方面又不想舍弃网络游戏,于是就让宝宝在旁边观战,或者干脆教宝宝一些小游戏。

许多年轻家长因忙于工作、生活,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游戏,认为电脑能提前让宝宝掌握“高科技”,学会打字的同时也能认一些汉字和英文单词,紧张激烈的网络游戏还有助于锻炼宝宝的反应能力……因此就放心地把孩子交给电脑,让电脑充当“家教”和“保姆”。

殊不知,宝宝和电脑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和父母的关系却越来越淡薄,宝宝的性格也越来越孤僻冷漠。小言说,他的宝宝是“情商”比较高的孩子,自控能力在同龄人中算是比较强的,以前,当小言让他下线时,虽然无可奈何,宝宝还是会说“好吧”,自己关上电脑。可是最近,这个宝宝出现的“新情况”让小言措手不及:宝宝时常会表现出不耐烦,好像在发脾气。

过早接触计算机弊大于利

面对小言的苦恼,网友给出了许多提醒和建议。多数网友表示,小孩子这么早迷上电脑游戏不是好事情,第一有损健康,第二缺少运动影响身体发育,最重要的一点,小孩缺乏自制力,玩游戏上瘾后会影响其它知识的学习。

目前市场上没有为学龄前儿童设计的电脑桌椅,低龄宝宝用电脑通常会采用不健康的姿势,因此对脊椎、手腕、颈背以及视力产生伤害。学龄前儿童长期接触电脑,缺少与大自然的亲近、和同龄朋友的交流,不利于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电脑要靠“人脑”来指挥和操作,人脑不发达,智力水平不高,多先进的电脑也不会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因此,要首先引导儿童进行阅读、写作和算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发展儿童的智力。因此,学电脑没有必要从幼儿阶段开始。

快让宝宝戒“网瘾”

虽然目前治疗“网瘾”有许多方法,但根本措施还在于预防。如果学龄前儿童已经沉迷在电脑游戏中而不能自拔,那么家长就要采取措施,尽快帮宝宝戒除网瘾。3-6岁是培养宝宝“规矩”的好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被生动的事物吸引,因此,预防和戒除学龄前宝宝的“网瘾”并不难,比如将电脑放在父母的书房,让宝宝知道电脑是学习、工作的工具,娱乐并不是主要功能;多抽时间和宝宝一起亲近自然,让宝宝发现更新奇、更有趣的事物;父母和宝宝一起做互动游戏、手工制作,转移宝宝的兴趣,让宝宝体会家庭的温馨,等等。

当然,“三岁宝宝爱上网络游戏”这件事并非一无是处。小言说,他现在有个好的发现:当家长和孩子有了共同关注的事物后,彼此的交流更多也更方便了,“我既希望儿子去继续了解电脑,也希望儿子在健康上得到保证,我将努力去找到那个平衡点,当然,也许这个平衡点根本就不存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