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家庭认为祖辈带养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隔代--教育频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7-07-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据天津社会科学院及本市托幼机构一最新调查显示,婴幼儿的祖辈带养率超过80%,而70%的家庭并不满意这种隔代抚育的方式。由于祖辈家长对隔辈宝贝教育的主导态度重“疼爱”轻“管教”,易忽视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学习和经受锻炼,由此引出一些家庭矛盾和教育弊端。

祖辈带养溺爱孩子

市社科院联合市内六区对1500户家庭0岁至3岁婴幼儿抚育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显示,81.6%的婴幼儿未进入专业教养机构,散居在家由祖辈进行隔代教养。华夏未来幼教集团对10所幼儿园的2000多名幼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6%的娃娃在3岁入园前由祖辈隔代教养。目前,越来越多的爷爷奶奶正在替儿女担负育儿重任。调查显示,祖辈为主的隔代教养成为本市婴幼儿早期教养的一大特点。而超过7成的家庭认为隔代教育多由祖辈凭经验相传,加之隔代教养易形成放纵、溺爱孩子的现象,缺乏科学育儿的观念、态度和系统知识,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隔辈教育不利成长

学前教育专家、华夏未来幼儿教育集团总园长马丽莉称,隔代教育能否做到科学育儿,取决于祖辈的道德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他们的生活习惯、语言行动会直接影响孩子。祖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过多溺爱,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导致教育的“脱代”。祖辈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低于孩子的父母,在与孙辈亲密接触中,会影响孩子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同时,老人生理衰退,腿脚不便,带孩子基本圈在家庭范围里,也会导致孩子缺乏正常的体能和体育锻炼。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李义民教授称,研究表明,目前独生子女在早期教育中易存在心理障碍,与独生子女在家由祖辈带养易养成孤独性格、缺乏面对挫折的心理素质及过早成人化(小大人现象)有关。另外,祖辈过于疼爱孩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贪玩,一日三餐难以保证定时、定量,容易出现偏食从而导致营养不良等情况。社会学家郝麦收称,祖辈对孙辈重情感、轻理智的心理特点,容易造成对孩子过分溺爱、迁就。祖辈和父辈不一致的教育方式还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欺软怕硬的“两面派”,采取不同态度对待父母、爷爷奶奶及老师同学,甚至导致亲子“隔阂”。父母管教子女,祖辈横加阻拦,易引发教育分歧和家庭矛盾,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与成才,有碍家庭和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