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要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3-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一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高校开辟立德树人新路径和探索铸魂育人新方法指明了方向。在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导下,高校要善用“大思政课”,在“思政小课堂”发力,向“社会大课堂”拓展,打通“三全育人”体系,全面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大思政课 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一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高校开辟立德树人新路径和探索铸魂育人新方法指明了方向。在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 大思政课 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导下,高校要善用 大思政课 ,在 思政小课堂 发力,向 社会大课堂 拓展,打通 三全育人 体系,全面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做强做精 思政小课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思想政治理论为主要内容的 思政小课堂 ,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在 大思政课 建设目标引领下,高校必须把 思政小课堂 做强做精,通过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让学生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

为此,长春理工大学在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上多措并举,一方面,建强思政课课程群,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为主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等5门思政必修课中。另一方面,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创新开设了 学习筑梦 系列专题课,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在课程思政中注入 家国情怀 国防军工 大国重器 等红色基因,搭建了思政必修课、 学习筑梦 系列课、课程思政 三融通 的大思政课课程体系,形成了多学科合力反哺思政课、各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主渠道思政育人新格局。

拓宽拓广 社会大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因此, 大思政课 之 大 在于要看到时代之宏大、体味实践之鲜活、领悟现实之生动,在于引领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善用 大思政课 ,就要全面拓展育人场域,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化作思政课堂,将中国人民谋求民族复兴的火热实践引入思政课堂,实现 思政小课堂 和 社会大课堂 紧密衔接、同频共振,形成 大思政课 育人合力。

在深化思政理论课堂建设的同时,长春理工大学积极推进 社会大课堂 建设,打破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等界限,让学生在 行走的课堂 里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坚持 研学体验与内化践行 相结合,带领学生走进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等身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 院 系 班 研习式、红色研修体验式、志愿服务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将鲜活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连接,打开学生洞察社会、观照时代的 大视野 ,引导其真切感知、体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同时,利用高校网络思政中心、融媒体传播平台建设网络思政智慧课堂,将 指尖上的学习 融入学生日常,使互联网的变量成为 大思政课 建设的增量,构建理论、实践、网络课堂 三联动 的教学新模式,让 行走的课堂 成为有血有肉、有模有样的高水平 思政金课 。

聚焦聚力 大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在 大思政课 视域下,育人主体不仅有全体思政课教师,还包括学校的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全党全社会。高校必须树立全校 一盘棋 思想,构建完善协同一体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各方教育主体活力,让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成为全体教师及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常态化制度是保障 大思政课 落地见效的关键,长春理工大学创新构建组织保障、师资联动、资源共享、考评奖惩 四协同 大思政课运行机制,打通 三全育人 最后一公里 :注重顶层设计、整体推进,成立 大思政课 领导、工作、专题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采取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双线挂职、参与课程思政共建等 思政课教师+ 模式,创建多元主体同向发力、师资互为补充的联动机制;与政府、社会、企事业单位签订教育资源共享协议,建立215个红色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吉林大地开花结果;探索建立 学生 同行 督导 巡察 四位一体大思政课评价体系,采取定期考评和日常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育人成果及师德师风行为进行综合评价。 四协同 有效实现了 大思政课 一体化领导、专业化运行、协同化推进、制度化激励, 门门课程有思政、教师人人皆育人 成为校园新风尚,帮助青年学生全面进步、健康成长,使其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作者:杨玉新

《》2023年03月28日第9版 版名:高教周刊 思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