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小将中也能有学霸 看体教融合如何"融"起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11-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在今年云南省运会竞走青少年组比赛中,16岁的杨婉琪曾夺得一枚金牌。已经是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她有着多重身份——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体育和竞走学校的运动员,同时也是当地一所名校的高二学生。

在今年云南省运会竞走青少年组比赛中,16岁的杨婉琪曾夺得一枚金牌。已经是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她有着多重身份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体育和竞走学校的运动员,同时也是当地一所名校的高二学生。

记者在操场见到她的时候,她刚刚结束一次常规训练课。这位皮肤黝黑的女孩站在记者面前,并没有不少同龄人身上存在的 怯场 之感。

我四年前开始练竞走,其实那时候不知道竞走是什么,就以为是练体育嘛, 杨婉琪有点不好意思, 那时候小,觉得练体育就不用学习了。但练上之后发现 不但还是得学习,而且要一边训练、一边坚持文化学习,更辛苦了。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你OUT了

马龙素有 竞走之乡 美誉,竞走一直是马龙竞技体育比赛强项,包括中国男子田径第一个世界冠军黎则文在内,多位竞走世界冠军来自这里。马龙区体校校长张平江介绍,竞走项目在这里普及程度较高,包括后备人才选拔赛在内,有多种渠道保证好苗子能够源源不断地接受专业训练。

和众多力量和耐力型运动一样,竞走项目无论是比赛还是训练,看上去都颇为枯燥。实际上,即便是当下,在一些不了解体育的人眼中,仍然存在着对运动员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的误解。但在基层体育工作者努力下,这样的情况正在切实发生着改变。

张平江表示,马龙体校的文化教育和体育训练并行不悖,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目标是培养出道德修养高、文化素质高、运动水平高的 三高 运动员,全能人才的打造实现了体教融合的双赢, 他说。

竞技水平不错的杨婉琪在初中毕业后,没有选择走体育专业队的道路,而是升学进入高中读书,同时继续在体校训练。一年半以后,她将和全国近千万同龄人一起,接受高考的考验。 我在文科班读书,最喜欢语文课, 杨婉琪说, 我的目标是考上云南大学。

憧憬着步入名校大门就读的远不止杨婉琪一人。在昆明市体校,排球队是一支 明星队伍 。当记者来到空荡荡的训练场时,只看到由老队员带领着几位年轻选手进行一传接发球训练。大部分选手跟随校队出征福建漳州,参加全国体校U系列女排锦标赛。

昆明体校是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队员们能在提高竞技水平同时,保持浓厚的学习氛围,也让分管文化课教育的副校长蔡文俊感慨万千: 排球队形成了积极学习文化课的风气和传统,这和教练员的正确引导、严格督促管理有很大关系。学长学姐成功考取名校,对刚入队的小队员也形成了触动和促进,最终形成了传统。

在昆明体校副校长李继荣看来,国内体校普遍存在招生和发展的困难,很大程度是因为体教结合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蔡文俊告诉记者,只有当体、教形成良性的互动,生源才会越来越好。 像我们的女排,有的队员是在重点学校读书转过来的, 他说。

樱木花道 与 全民皆兵

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基层学校的努力。与拥有高水平运动队相比,在学生中厚植广泛的体育运动基础,培养多元发展的人才是同等重要的任务。在这方面,昆明市第八中学的一系列工作值得称道。

昆明八中201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命名为 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党委书记杨宗武介绍,除了开足开齐体育课之外,甚至在初、高三毕业班阶段,仍然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学校将体育特色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平台,惠及每一位学生。 让每位学生都熟练掌握一项体育技能 成为特色化办学的核心理念之一, 他说。

刘倬宏是这所学校篮球校队队员。身高1米93、正读高二的他并非体育网点生,而是普通学生中涌现出的苗子,在特色级部就读,是不折不扣的 学霸 。他的成长和《灌篮高手》中的樱木花道颇有几分相似 高中前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但通过篮球成为 校园明星 。

球队每周会有三四次训练,大部分队友都是体育网点生,我算是能 打得上球 的水平。 刘倬宏说,自己对未来还没有什么规划,但希望能有机会尝试CUBA 而在他的教练、同时兼任昆明篮协副主席的王彦冰看来, 本身成绩就好,进了篮球队成绩也没掉,这种学生大学最欢迎。

昆明市五华区西坝小学也探索出一条 全民皆兵 的体教融合之路。在拥有世界冠军头衔的体育教师、武术教练夏先川的指导下,全校698名学生不仅 人人会武术、全员过段位 ,还将大众武术和竞技武术相结合,向上输送了多名体育苗子。

体育为学生发展开辟了更宽广的渠道,而西坝小学校长许赫瑜介绍的一组数据更值得关注。在 武术段位制进校园 刚刚启动的2014年,学生体质合格率只有76.5%,而2017年则达到98.5%,三年间增长了22%,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西坝小学是一所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校,全部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很多孩子们入校时会有一种自卑感,习武和武德教育让他们更加乐观、坚韧、宽容和正义, 许赫瑜看着操场上的学生们,自豪地说, 看,他们现在是自信满满。

体教融合,如何成功的 融 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 你语文是不是体育老师教的 成为互联网上流行的调侃之语。引人一笑的同时,又带出一丝基层体育工作者的辛酸和无奈。但当记者听到 体校运动员在全国中学生演讲比赛获奖 时,还是有些吃惊。

这位运动员来自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刘敬忠在谈到当今青少年体育存在的问题时直言, 很多家长看不到希望,所以不愿把孩子送到体校来 。在他看来,运动水平只是特长,毕竟只有少数人能成为高水平运动员,但文化知识要相伴一生。 不但四肢发达、头脑要更发达,体育应该成为推动培育全方位人才的抓手, 他说。

云南的基层体育教育工作是国内体教融合的一个缩影,尽管也面临着一些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但不少做法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为了打开局面,除了加强文化学习与训练的联动管理之外,以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为代表的一批体校与当地知名中小学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双方优势互补,由地方学校负责教学保障;昆明市体校则则成为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和市教育局的共管单位,配备了负责文化教育的副校长,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

体教融合 也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训练、为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举措。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逐步把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后备人才培养输送等情况纳入学校办学的综合考核指标,进行常规性的量化考核。

一辆中巴开到马龙体校的操场旁,又一群生龙活虎的男孩女孩走下车,在塑胶跑道上开始热身、准备训练。杨婉琪则和几位同学们一道说笑着,踏上了走回学校的路。她们就读的高中和体校很近,在那里还有另外一方 赛场 ,同样等待着她们来征服。

体育开阔了我的视野,也改变了我的生活。我想要学好英语,我也想进入大学,我还想有一天能达到世界最顶级竞走名将刘虹、蔡泽文们那样的高度。 她的声音不大,但语气中充满坚定和期待。(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