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新村幼儿园: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5-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华龙网5月19日16时40分讯(向虹谕)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如何积极响应和践行“首善教育”,为区域教育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呢?新村幼儿园作为重庆江北区直属公办园,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的办园理念,打造“体验教育”办园特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三维一体”课程体系开创“体验式”学习

“体验教育课程体系强调全面与多元原则,即既要满足儿童全面发展,又要具有新幼特有的育人价值;既要满足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也要促进个别儿童的不同需要。”新村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学校在“三维一体”课程实施模式中,体现全面充分的教学内容,从主题目标到每次教育活动的目标都落脚于幼儿的体验学习特点和教育价值,将幼儿的学习方式“体验化”。

在区域活动课程实施中,设计了欢乐谷、开心农场、小动物园、户外运动等孩子们感兴趣的区域课程,教师带领孩子们自主观察、自己动手,运用操作材料,发现、探究周围事物;在园本特色体验课程中,筛选了季节性、节日性、生活体验性等主题教育内容形成特色体验课程生动的内容资源。

“这些特色课程资源依据育人目标、时令节气、主题内容有机地整合进园本课程里。生成活动是教师们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随机进行生成,课程内容的选择由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来确定。”学校相关负责人说,课程内容不同对老师的要求也不同,基础课程大多由适应性教师承担,园本特色体验课程大多由骨干教师承担。

成立“家长讲师团”:人人都是课程实施者

园长、老师、儿童、家长都被卷裹进来。在新村幼儿园,园长、老师、儿童、家长都是课程实施者。

据了解,新村幼儿园通过自愿报名+积极鼓励相结合的形式组建了家长讲师团,家长根据自身情况主动到各园申报课程内容,定期到园组织儿童开展活动。目前,新幼家长讲师团有医生、面点师、空乘、消防员等,他们认真准备积极投入,让孩子们更真实地感受到了社会职业,学习到很多教师不能给予的专业知识,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未来职业的向往。

“斯洛克”教研模式推动教师成长

据了解,新村幼教集团共有7个园所,100个专任教师。但是,教师发展参差不齐,需求高低不一。为了让每个教师得到不同的成长,新村幼儿集团架构了”斯洛克”教研模式,以解决集团每个教师能理解体验教育,践行实施体验教育的难题。

在集团保教研训部的指导下,老师们进行体验特色活动课程的研究,分园小教研组围绕体验课程研究的子课题内容同步进行,形成了主园作为教科研孵化室,分园作为教科研实践基地的教研格局。

新村幼教集团备大课辅以分园小教研,两者统中有筹、互为依托,你中有我、互相为盟,调动起全体教师的教研热情和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

从单一到家园共评促进课程评价多元化

评价观就是人才观,它左右着我们对儿童成长的期许和态度,对课程实施有重要作用。新村幼儿园在课程评价体系上,也由单一向家园共同评价转变,用儿童观察记录替代四育测查,家长参与观察记录,评价儿童活动情况,构建儿童成长记录册,体现儿童自己记录、同伴记录、家长和老师记录,形式和主体多元,让评价更全面丰富,立体生动。

新村幼儿园体验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促进了“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办园理念的落地和实现,更是积极响应和践行了江北“首善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教育强区、开放教育特区、特色教育名区”增光添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