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库区高等教育最前线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好“现代农业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5-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华龙网5月20日10时40分讯(黎立)在秀美的长江之滨,三峡库区腹心地有这样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她立足三峡,服务库区,服务三农,服务移民,经过不断 辛勤耕耘和播种短短几年时间,她荣获过许多荣誉: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 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连续三年荣获3个一等奖、重庆市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她,就是重庆三峡 职业学院。一所致力于打造“现代农业”为特色的重庆市示范性高职学院。

 科学定位 坚守“现代农业”特色发展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是重庆市唯一的一所涉农高职院校。但在学院成立前后,正面临农业职业教育的低谷期。为了维持生存,这个时期全国的农业教育 院校都一直在实施“去农化”办学。学院也不例外,到2007年,仅剩2个纯农、2个涉农专业。专业设置同质化、生源不稳定、在办学定位上摇摆不定等问题凸 显,严重影响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发展何去何从?

 “民以食为天”, 农业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全民的小康,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从2004年至今,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连续12年出台了一号文件。特 别是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现代农业”概念,我国开始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战略转变。针对重庆五大功能区定位,在统筹城乡、促进库区发展的 大背景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主动出击,理性思考,通过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最终确定了立足三峡库区,坚持以“服务三峡”、“服 务三农”、“服务现代农业”为办学宗旨,走以现代农业为办学特色的科学发展思路。

 立足库区 深耕农学专业拓宽高素质人才集群

 为适应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定位及其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2010年,借助重庆市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契机,学院按照现 代农业产业体系和技术要求适时主动改造了一些传统农业类专业,淘汰了部分办学条件不好、同质化严重的非农专业。 每个专业定位向细、精、准的内涵发展方向推进。学院将分布于11个专业大类的36个专业聚焦于现代农业,重点打造对接生态涵养发展区农业产业和生态产业的 农产品生产技术、生态产品生产和保护技术、畜禽产品生产技术三大核心专业群,聚焦亮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与 服务三大主体专业群,培养现代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经营管理人才。

 通过三年示范建设,学院实现了一个集中和一个转变:即专业布局结构由分散向围绕现代农业集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技术技能转变。

 一所专注服务现代农业,培养现代农业人才的院校实现华丽转身。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