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乐为引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2-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国乐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国乐能展现传统文化之美,也能构建当代青少年的精神家园。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 戴陈超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学习中国民族乐器,但是教师们往往只注重技能学习,强调日复一日地练习,学生们因此感受不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甚至还有可能早早地失去对乐器的兴趣。学习民族乐器不能仅学习它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体会、感知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笔者打破常规,跳出乐器学习中枯燥乏味的技巧练习,以欣赏、感受、体验等方法,帮助学生领略国乐艺术魅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素养,树立文化自信。经过多年实践,笔者总结出一系列研究实施指导方法,现以“乐·国学童蒙”课程为例进行阐述。

一、欣赏国乐领略传统之美

在国乐教学板块中,课堂上不是学习某一门乐器如何去演奏,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解,以欣赏、分辨乐器的音色特点为主,同时了解乐器的起源、演奏技巧、乐器各部位的构造名称、具有代表性的曲目等。比如,从古代的八音分类法讲解到现代演奏分类法,精确分析、欣赏15件民族器乐,以及在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座位图等,以多角度、多方位的欣赏、感受、体验为方法,领略国乐艺术魅力。

教师把这15件民族乐器,按照中国民族管弦乐团中的声部划分,分为拉弦乐声部、弹拨乐声部、吹管乐乐声部、打击乐声部四大类。在每个声部的讲授过程中,会继续分类,如将弹拨乐声部分为横弹类乐器和竖弹类乐器两类,横弹类乐器有古筝、古琴、扬琴3种,竖弹类乐器有琵琶、阮、柳琴3种。

在上课过程中,会分别对不同乐器的经典曲目进行欣赏,分析乐器本身的外形特征、构造、演奏常用技法与音色,要求学生能够对乐器进行音色辨认,并记住具有其代表性的曲目。

例如在了解琵琶的课堂上,教师会简单介绍琵琶的历史和变革过程,并把乐器的构造图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猜一猜琵琶的发音孔位于什么位置?引出发声原理是由于琴板和琴背的中间夹层镂空形成共鸣腔,弹奏后引发琴弦的振动出声,声音通过共鸣腔从发音孔传出。接着讲解琵琶较有特点的指法,像弹挑、轮指、扫拂等,让学生认识这些指法的记谱法并对演奏特点和演奏音响效果进行分析。聆听琵琶的代表性曲目如《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的乐曲片段,分析讲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及背后的历史典故,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乐曲演奏时所需的正确情绪表达。最后会展示琵琶在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常规就座区域和在乐队中起到的作用,也会将琵琶和其他弹拨乐器的演奏方式和音色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清晰地区分弹拨乐之间的差别。这些都以视频、图片、音乐或教师现场演奏的方式展现,规避器乐学习枯燥的技巧教授,通过深入体验让学生沉浸在国乐欣赏世界里。

二、赏鉴汉服助力启蒙熏陶

眼下汉服已悄然成为一种新时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学生喜欢。顺应国风文化的崛起,汉服赏鉴就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在课上,教师以国乐发展的时间轴为依据,拓展美育大文化概念,与服饰欣赏相结合,通过展示秦、汉、魏晋、唐、宋、明等10个历史时期传统服装的变迁及历史背景的演变,让学生简单了解汉服形制、认识每个朝代具有代表性的汉服及形成原因,从而对中国传统服饰美学建立基本概念,拓展文化视野,发展视觉、听觉与鉴赏能力。

笔者依然以琵琶课程为例说明。琵琶在隋唐时期是一种相当普及的乐器,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到处都可以听到琵琶声。因此,教师在课上会以琵琶的发展时间轴为主线展开教学——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在这段历史中不仅琵琶盛行,中国古代服装发展也到了全盛时期,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教师还会教授学生观察唐代妆容变化的特点及过程:初唐时期妆容以清淡为主;而到了中晚唐时期,以胖为美,因此女孩子们开始追求短胖眉形——蛾眉,还会在眉心画花钿、点面靥,到了晚唐还流行蝴蝶唇妆,让整个嘴唇看起来如同展翅的蝴蝶。

如果说乐器赏析是听觉上的艺术享受,那服饰等其他欣赏就是视觉上的盛宴。上此课程时,教师会要求学生身着汉服,沉浸式体验汉代服饰的艺术。通过对各朝代服饰、妆容、头饰、发髻的讲解,不仅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服饰特点,了解古代服饰的演变过程,更结合乐器的欣赏,从听觉、视觉上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在课堂上听见美、发现美、享受美、感受美。

三、学习古礼体验上邦之交

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之称,正所谓“有礼仪之大,故谓之夏”。中国老百姓非常注意礼尚往来,这足以看出礼仪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很重要。在本课程中,加入了以问候为主的古代礼仪学习环节,让学生通过礼仪的学习,懂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培养尊师重道的高尚情操。

在礼仪学习的过程中,融入了前两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在教授唐朝服饰这一课时,教师会带领学生学习唐代的叉手礼。教师会手把手教授学生叉手礼的具体行礼方法,还会学习该礼仪的文化背景——是我国古代平常生活中用来打招呼的礼仪,始于西晋。这种行礼方式无论男女老幼都可,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种礼,或者晚辈对长辈的礼仪,以示尊敬。叉手礼多在站立时使用,尤其是回话时,常常加上这种礼节动作。

当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时,会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叉手礼代替原来的举手发言,真正地把礼仪用到课堂中,让学生沉浸式地体验国学文化的魅力。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还会学到肃拜礼、万福礼、士相见礼等礼仪的行礼要求和礼仪背后的用途,目的就是让学生知书达理。弘扬中国礼仪传统可以沿袭这种良好的习俗,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传统美德和优良品质的认知,也可以勾勒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美好画卷。

四、诵读诗词遇见乐服之美

诗词以精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集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在以“乐·国学童蒙”中,诗词歌赋的赏析有了不一样的内容。例如在讲到乐器琵琶时,会同步让学生欣赏白居易《琵琶行》中最著名的描述琵琶音色和演奏技巧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如果单独学诗歌,或者单纯欣赏乐器就显得很单调和枯燥,但是把二者结合起来则会显得很生动。教师会结合诗歌和琵琶,去分析什么是大弦,小弦又是哪根,嘈嘈如急雨在琵琶上是怎么演奏的,而切切如私语又是怎样的音色效果,大珠小珠落玉盘又是指的什么?通过诗歌和乐器相结合的欣赏手段,把看似不搭的二者完美地融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古诗词修养,更提高了乐器欣赏的理解能力。

又如在汉朝服饰的欣赏课时,教师会选择《陌上桑》(选段)给学生们加深对汉朝服装的印象。汉朝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陌上桑》中写道:“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意思是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教师会以此诗引出汉朝服饰和发髻特点并展开详细的介绍,让学生通过诗歌的简短文字,体会汉朝服饰的魅力。

五、创作手工衍生课程兴趣

除了欣赏,在课程中最受学生们喜爱的就是手工活动。课程将活动分为乐器手工、汉服折纸、扎染、绘画等,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印象。例如在欣赏琵琶课时,通过对发声原理的分析,同时在活动时加入琵琶制作环节,让学生通过对模具的拼搭,对乐器本身作进一步探索,以助于加深他们对琵琶构造的认知。再如,在唐朝服饰欣赏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裙摆上经常出现一种花纹,即宝相花纹,该花纹一般以某种花卉为主体,花蕊和花瓣基部饰以各色宝珠。学生可以自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宝相花,也可以通过剪裁,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各种朝代形制的服饰。

各种活动安排精彩纷呈地出现在课程中,让学生们兴致盎然。大家通过剪、贴、画等动作,增强手眼协调,增强小肌肉精细动作的发展;学生之间通过活动也增进了彼此的情感,锻炼了他们的交往能力。通对手工创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促使其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