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独一无二藏在她的字里行间 柯民军:用温情解构德育密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4-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朱郑远

在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的校园里,常常能见到五年级班主任柯民军步履匆匆的身影:她总是带着装满书的手提包,不是在教室里,就是在赶往教室的路上。

30年扎根三尺讲台,柯民军把每一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她很喜欢观察和摸索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在了解和掌握新生入学之初对小学生活的期待与不适心理后,她大胆尝试用温情感染学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学生扫除了焦虑情绪,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之中。在前不久公布的2021年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名单上,柯民军就位列其中。

创编整理生日诗,用诗歌感染学生

教育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学生的每一件小事在老师眼里都是大事。”柯民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踏上讲台开始,柯民军带的就是低段班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理能力还不是很强,照顾他们需要格外用心。

2009年的一天,柯民军班上一个名叫梁熠周的男生到校后就一直站在她的讲台前,两次向她问好,并坚持想要得到自己的生日礼物。“当时我也没有准备,有些措手不及,便告诉他,今天表现好的话就能拿到一件生日礼物。”柯民军回忆道,当时自己整个上午都在思考送什么礼物给梁熠周,直到上课写诵读诗时突发灵感,将儿歌作家高恩道的作品《微笑》改编成《熠周的笑》——“熠周的笑是花朵,美了他,美了我……大家都微笑,享受甜甜的生活”,送给这个阳光男孩。

“柯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与大部分老师严厉的形象不同,她在我心中最大的标签是温暖可亲。”已经步入大学的梁熠周回忆起与柯民军相处的点点滴滴,仍然感受到温暖。如今他就读于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他想像自己的启蒙老师一样,从事喜欢的事业,守一方平安。

这份独家定制的礼物引来了全班学生的羡慕。“效果出奇地好,不少家长都悄悄和我商量能不能给他们的孩子也定制一首生日诗。”柯民军笑着说,这一偶发事件就成了充满温情的常态,班上每个学生在生日那天都会收到柯民军的礼物——一首定制生日诗。

不同于原创诗歌,这些生日诗都是柯民军根据学生性格与在校日常,在已有诗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虽然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找寻合适的诗歌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它的“教育魔力”远远超出柯民军的预料。

“谁把我的衣服变小了?谁把我的裤子剪短了?谁把我的鞋子缩小了?哦,我忽然明白了:时间把衣服变小了,岁月把裤子剪短了,光阴把鞋子变小了。呵,太有趣了!原来我在长大!扬扬在长大!”扬扬的自理自立能力不强,柯民军就特意为他准备了一首《我在长大》。“平时午饭,扬扬都要外婆来喂饭,送出这首生日诗后,扬扬外婆来校次数变少了,而且扬扬开始努力做以往不太会做的事。”柯民军看到,生日诗给扬扬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通过不断实践,送出的生日诗也越来越多,柯民军就将这些诗歌整理归类,形成一个独特的“诗歌库”。多年来,针对学生在学习、习惯、家庭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定制诗歌,例如对内敛的孩子,送鼓励他自信大胆的生日诗;对活泼的孩子,则送给他学会思考和沉淀的诗句……柯民军通过“一人一诗”的方式感染学生,改变学生。

举办生日诗会,让幸福体验更深刻

除了“温暖可亲”,柯民军也是“用心实干”的。一腔热血的她曾两度前往偏远地区支教,把优秀的教学理念播撒在偏远乡村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身上。2020年,完成第二次支教返回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后,柯民军开始带高段班级。

“小学高段学生是我过去接触得比较少的,对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教育方式与低段学生完全不同。”柯民军坦言,半路接手高段班级,自己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不少学生听到换班主任的消息,瞬间就哭出来,面对新班主任,他们多少有些忐忑与不安。

柯民军花了好些功夫来建立与学生的联系,当然,她还是选择以生日诗为突破口。“在前期多次将生日诗作为礼物后,我发现班上学生对生日诗的需求和低段学生完全不同,他们更看重‘量身定制’。”她告诉记者,发现问题后自己便对生日诗进行了全方位升级,从“个体”升级为“集体”——每月举办一次集体生日诗会,同时加入全新的环节。

“这里是向全球同步直播的生日诗发布现场,现在可以通过电视收看……”一番幽默的开场白之后,一场温馨的生日诗会开始了。把当月生日的“寿星”一一引到讲台前,全体学生唱生日歌,送上祝福,紧接着的是“夸夸寿星”——这就是柯民军为“寿星”们组织策划的新环节,柯民军先开场,而后其他学生随意发言,谈谈自己对“寿星”的印象。最后,再由柯民军送上亲手写的生日诗。

学生马泳喆对自己第一次在班里过生日的场景记忆犹新:开心的是,自己很喜欢柯民军送的生日诗《好孩子》——“泳喆,好孩子是只小鸟,总想飞得更高……泳喆,好孩子是棵小树,欢迎别人剪枝打杈……祝我们泳喆生日快乐”;恼的是,在“夸夸寿星”环节自己收获的评价最少。借着这个机会,柯民军为他总结了与人相处时需要改变的态度和行为。

过了一年,又到了马泳喆的生日月,柯民军特地问他要不要参加生日诗会,他很自信地表示一定要参加,“这次要看看有多少人给我‘点赞’”。“这个学期,我还开始尝试让学生给‘寿星’写诗,以马泳喆为例,虽然离他的生日还有好久,但是已有七八个同学给他写好生日诗,保存在我这里了。”柯民军笑着说,她发现马泳喆在学生中的人缘越来越好,还获得了“小马哥”的爱称。

“生日诗是幸福的载体,我想给学生创造一次次感受‘幸福’的机会。”柯民军说,“这种幸福的情感体验是短暂的,但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同时潜移默化地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毕竟人人都在意别人的评价,希望自己的表现能给他人留下好印象。”

把握温馨“小确幸”,传承“育人经”

在柯民军看来,编创生日诗的最终目的,是践行“温情教育”的育人理念,这颗种子在她学生时代就被种下了。巧的是她的读书地正是现在工作的地方——鲁迅小学。“我的启蒙老师是省特级教师朱德芬。”柯民军回忆道,“小时候我十分挑食,有一次嫌妈妈烧的饭菜不对胃口,硬是没吃就去上学,上完两节课就饿趴下了。细心的朱老师知道了以后,就拉着我的手去学校附近买了肉包给我吃。”

每当柯民军脑海中闪过“什么是教育,怎样当好教师”的问题时,几乎条件反射般地回忆起那个从朱老师手中接过包子的早上。“如今每一个有底气遵从本心的时刻,都有那热腾腾的包子的身影。‘教书育人’的内涵,朱老师生动地为我作了示范。正是有了这种亲密无间的相处,老师才能时刻关注到学生的成长需求,才能捕捉到稍纵即逝的品德教育瞬间。”柯民军解释道。

在她眼里,学校教育应该是一个被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化的温情世界”,因此她十分注重与学生相处中的那些“小确幸”,这样也能让她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和许多小秘密,关注和引导学生的成长需求。

当下,柯民军在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主动为低年级的教师传授生日诗“育人经”,不少教师采用后,都取得了积极的作用。“这样忙是稍微忙了点,不过看到孩子们开心,我就有动力,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也很生动。”柯民军表示,自己就是一名普通教师,没有什么特别前瞻性的看法和做法,只能尽全力做好每一件小事,逐步总结经验,让这些经验能为更多教师提供帮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