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五大模式助力社会人员学历提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舒玲玲)日前,舟山市教育局发布《推进社会人员学历提升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将深入实施五大培养模式,加快构建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机制,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记者了解到,为完善服务供给,聚焦“学校后教育”,健全终身教育体系,舟山将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区、部门与部门的精诚合作,着力实施“高校+职校”一体化培养、“职校+企业”合作培养、“成校+社区”融合培养、“成校+中小学”联合培养、“部门+部门”多方协同培养等五大培养模式。

例如,为更好地开展“高校+职校”一体化培养,舟山鼓励开放大学与职业院校进行分工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扩大成人单考单招,改革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对开放大学现有专业进行职业化改造,加强成人中专、大专、本科培养方案的一体化设计,融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课程,探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专业学历证书学分互换互通机制。为增加人均受教育年限,还支持职业院校、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联合开展村社干部、社会人员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等。

推进部分企业试点开展社会人员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和新型学徒制培训;加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现代化社区学校,推进老年学校提质扩容;积极拓展新居民综合素养提升途径,将服务新居民学历提升和家庭教育水平提升列入社区教育惠民五大实事工程重要内容;联合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市委、总工会、妇联、残联等多部门共同搭建协同育人平台,聚焦重点人群开展技能和学历培训……通过实施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和多形式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舟山致力于以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促进人力资本提升,实现教育行动助力“扩中”“提低”的共同富裕目标。

根据计划,从2022年起,舟山将每年新增成人初高中学历层次教育学员2000人,新增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教育学员5500人;到2025年,舟山将力争让有意愿学习的低学历层次社会人员,尤其是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在学历层次上提升一到两个层次,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

为此,舟山将开展摸底排查核实,完善高中及以下学历常住人口花名册;开展教育需求调查,了解企业用人单位对社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据此调整培训计划,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招生计划安排和就业指导服务;建立模块化课程学习与学分转化应用机制,以“双证制”指定教材为标准建立模块化课程学习目录,对社会人员培训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学习、统一学历积分入户;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搭建“学校后教育”一站式培训平台、开发建设在线课程教学资源、谋划舟山未来社区教育平台,努力构建区域未来教育新体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