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小企业生产信息化难题 金职院学生团队研发“单e钉”智能报工系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通讯员 沈 捷 何碧峰

“这个小程序很实用,操作也很简单,手机一拍数据就出来了。”最近永康市阳春门业有限公司的车间工人用上了“单e钉”报工软件,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公司负责人陈健松说:“‘单e钉’实现了企业内部销售、采购、生产三者信息互联共享,成功解决了生产信息化程度低的难题。”

目前国内80%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导致企业内部信息不通畅,存在客户查单难、跟单沟通累、车间配套繁、生产异常多等问题。为此,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学生团队利用移动互联网、AI文字识别技术开发了“单e钉”智能报工系统,实时录入生产工序,为企业提供了智能化、透明化的信息互通渠道。

“大一暑期社会实践时,我在家具厂担任跟单员,发现1次查单花费近1小时,至少要翻阅6份纸质报表,拨打5次电话给生产车间和经销商,耗时又耗力。”团队队长董大宇说,正是这一次社会实践让他捕捉到了市场的痛点。他将想法告诉了学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教师吴展,经过商量,决定创建团队做一个创新项目,研究一种可以实现企业销售、采购、生产三者之间信息共享的系统。

团队在调研中发现,企业车间杂乱,无法配置电脑、扫码枪等实时信息采集设备,只能利用传统纸质报表记录信息。如何才能更方便、快捷地采集实时信息呢?有一天,团队成员黄瑜、张周蕾在做英语作业时,使用了有道词典实景翻译功能,突然灵感闪现,“为什么我们不用AI文字识别技术通过拍摄纸质工单进行实时报工呢?”于是,团队正式确定AI识图报工系统为研发目标,项目正式启动。

在金职院学生创业创新资金的支持下,董大宇很快带领团队研发出了“单e钉”1.0版本。依靠这个项目,团队参与了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评委专家也提了非常多的宝贵意见。

团队再接再厉,遵循着边开发、边试用的原则,共进行106次小程序的更新迭代,走访了永康、武义、缙云三地区78家中小型订单式离散制造企业进行宣传推广。最后,在50家企业进行了运行服务,获得了约20万元启动资金。经企业为期一年的使用数据反馈,“单e钉”的AI识别技术已为企业减少70%的信息录入时间,识别准确率高达95%,帮助企业省去跟单员一职,减少数据出错机会,每年节省1500小时的查单时间和近15万元的成本。

董大宇表示,“单e钉”1.0版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争取未来‘单e钉’2.0版本彻底将人们从低水平信息交流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为每个企业增加至少1名高水平就业人员,带动社会高水平就业2000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温州鼓励乡镇村集体办公办园     下一篇:二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