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祈福别再走火入魔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每临大考有祈福,不妨归位于“每临大事有静气”——用科学健康的心态参与并关注孩子们的大考。

□邓海建

每临大考有祈福,这几乎成了考试季的标配。今年6月7日,在江苏南通,有家长为孩子高考烧香祈福,未熄灭香支就离开了,导致引燃床垫起火烧家。起火后户主想起床垫下还藏有部分现金,消防员赶赴现场扑灭大火,在卧室废墟内好一顿翻找,帮户主挽回部分损失。

好在没有人员伤亡。不过,类似悲剧并非孤例:2020年4月9日晚8时许,四川西昌某医院突发火灾,周边均可见到医院楼顶的熊熊大火。经查,嫌疑人杨某系医院某职工家属,家中有一小孩即将参加高考,杨某在进行祈福祭祀活动时不慎引发火灾。而此前,各地因高考祈福引发的火灾火情屡见不鲜。

祈福传统无须置喙,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孩子能否考好,跟考前祈福有什么关系?古代科举考试前,考生固然有祭拜孔子、文昌帝君等行为,但更多的是尊崇仪式、自我激励。现如今,考前都在教育孩子“心态要好”“沉着冷静”,真到了要考试的时候,反倒是有些家长自己最不淡定。妈妈穿上旗袍,寓意“旗开得胜”;爸爸穿黄马褂,寓意“马到功成”。这还不够,有的家长甚至于高考第一天,抬来供桌,在考场外烧香祈福、磕头作揖。如此令人瞠目结舌的行为,哪里是什么传统的祈福,分明是标准的迷信。

大考的孩子要有平常心,首先是教育他们“保持平常心”的人须言行合一。口口声声叫人家不要紧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最容易强化焦虑紧张情绪的。临近高考,家长们突然玩起了Cosplay,男教师们竟穿上了旗袍——各个以群魔乱舞的姿态参与考生们考前准备的活动,究竟是缓释焦虑还是贩卖焦虑?传统不是恶俗的借口,祈福不是乱来的理由。如果全社会都陷入这种“大考祈福”的群体性活动中去,这就很值得警惕了。

高考自然重要,但在人生路上,同等重要的时刻还有很多。一个人生出彩、机会多多的社会,是不会盯上一个舞台“绣花”的。教育部数据显示,恢复高考40多年来,我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累计1.4亿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77年的2.6%增长到2020年的54.4%,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更直白点说,考大学越发容易,而走好人生路才更见功夫。更何况,孩子成绩终究仰仗的是平日里水磨的功夫,而不是考前来自各方人士花里胡哨的行为艺术。

这些道理,老生常谈。真正的问题在于两个层面,一是过度焦虑下的情绪内卷。家长们无处安放的焦虑情绪,在祈福形式上找到了突破口。补不了课、抢不了跑,于是,排队祈福的位次绝不能错过,明知没有用,也要在腔调上“快人一步”。二是缺乏边界引导下的放任自流。凡事过犹不及,祈福也是如此。少数家长的“作妖”尚且可以理解,媒体追捧、校方跟进就有点不可思议了。有些学校在大考前把“讨彩头”的工作做到极致,市场也激情亢奋贩卖着“好彩头”的商机……几番合力之下,大考祈福就成了一门生意、一种乱象、一季狂欢。

大考祈福,意思意思就成,何至于闹出火灾等事故?家长祈福,不宜太夸张;校方祈福,更要多点含蓄;那些蹭热点的媒体与商家,还是少些渲染的精力,多些正经的作为。

高考过后又面临中考,真心期盼每临大考有祈福,不妨归位于“每临大事有静气”——用科学健康的心态参与并关注孩子们的大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