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教育岗位与职场等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湖州市南浔实验小学 吴月斐

今年安排课务时,我自告奋勇请求担任班主任,学校答应了我的请求,但经过临时调整,与我搭班的语文教师,从一位年长且富有经验的教师,变成了一位优雅美丽且年轻的教师。

公布信息时我吃了一惊,但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有些教师在背后窃窃私语,说是我担任中层职务,还兼任班主任,就是为了和漂亮女教师搭班,我竟无言以对。

我想说的是,咱们教育岗位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职场。

在狭窄的职场中,人很难有交心的朋友,因此形成了很多“塑料友谊”,但这不应该出现在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教师群体中。

首先,要警惕教师群体中的“负面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也不会一帆风顺。教师在有效处理自己情绪的同时,不能被他人的情绪左右,特别是受一些悲观、无用情绪的影响。

一些教师总是抱怨生活和工作的不如意,特别是在遇到一些“不好教”或“教不好”的学生时,心中的怨气就会升腾起来。哪怕在学生面前克制住了,到了办公室可能就要发牢骚:“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不行了,跟以前真是没法比。”

如果是职称评定、人事提拔上有不顺心的事,他们常唠叨:“大家悠着点,别拼死拼活,只要身体健康,多活两年什么都有了。”

某教师又上公开课了,某教师又发表论文了,可一些教师看到别人取得成绩,就表现出羡慕、嫉妒、恨,总是指桑骂槐,阴阳怪气。

这些人往往自己教学无特色,能力不明显,当轮到他们上公开课,或请他们写论文时,却推三阻四,什么也拿不出来。

这种“负能量满满”的教师,打造着办公室舆论环境,其他教师身处这样的环境,容易受其怨天尤人的情绪影响,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成长非常不利。

教育是一项极具满足感的事业,教师并不需要等待“桃李满天下”的辉煌,但可以享受与学生幸福而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别人,至少要能做好自己,坚定初心,让学生接受正向的影响。

其次,要警惕教师群体中的“优劣对比”。

教育事业与职场“宫斗”最本质的区别是:不应该有量化比较。但学生成绩差异是真实存在的,教师的绩效考核也逃避不了。

在专业上,现在采用集体备课,讲卷入式研修,但哪怕“剧本”相同,不同的“演员”呈现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特别是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无形之中被绑缚在一起评判优劣。

于是,我们会看到一些现象:有些教师不断地挤占学生课余和活动时间,看似“不计报酬”地付出,实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还有些教师私藏了自认为的“经典习题”,悄悄地给自己班学生加印,不发布在共享题库中,甚至告知班里部分学生一些“门路”,怂恿他们参加一些“培训”。

凡此种种,都是虚荣心在作祟,是对自己教学的一种不自信。当教师的眼光局限在考试成绩的比较上,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教师“眼里有学生”,绝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自己所教这门学科中考出好成绩,学生的全面发展、独立人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的目的。

最后,要警惕教师群体中的“虚假承诺”。

职场是一种契约关系,比如绩效与产值挂钩,清清楚楚;而我们教育工作中的约定很多是口头的,同事之间、团队成员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协作关系。

比如,有时候学校布置一些很“烦琐”又很“无奈”的任务,通知下达后,有些教师就在办公室抱怨:“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又要我们教师做?这事你们要做就做,我是肯定不会做的。”

那口气是斩钉截铁的,有点“宁死不屈”;当时,可能还会有其他教师附和,跟着表态,甚至表现得更加“视死如归”。

这很可能会把年轻教师带到沟里去,他们会信以为真。然而,往往越是“信誓旦旦”的教师,等他们的情绪缓和下来,完成这些“无厘头”的事情“滴水不漏”。

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判断,还暗自庆幸,以为这事有人会“出头”,于是就傻傻地“潜水”,结果是到时候其他同事都已上岸,只留你还在水里挣扎。

如果你想问这些人:当初你们不是说好的吗?他们会告诉你:这只是发发牢骚,当不得真。

我始终不认同教育这份神圣的职业可以与职场进行关联,但当教师群体也“内卷”起来,也受到所谓职场的不良风气影响,我觉得,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带学生领略沿途风景,享受成长的每个时刻。作为教师,不辜负自己,也不必苛责自己,始终应该带着阳光,不停下追求的脚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