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手中的笔一直“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0-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绍兴市柯桥区实验小学 史海燕

每个学生都有一件很厉害的武器,那就是手中的笔。

很多教师虽发现了语文课堂上有学生动笔少的现象,有意识地增加写的环节,但很多学生还是没有养成自觉动笔的习惯。

我想套用电影《让子弹飞》里的台词——“让子弹飞一会”,让学生手中的笔一直“飞”。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祖宗训勉我们,勤于动笔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一是,学生养成一直动笔的习惯,同时也会养成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的习惯。因为要记要写,就会保持高度的课堂专注力。学生被要求勤动笔之后,你会发现上课开小差的现象少了,专心致志的多了。

二是,学生经常书写,可以少写错别字。现在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多,很多用语会说会读,但不一定会写。学生多写多练,有助于加深对汉字的熟悉程度。

举个例子,在上《猴王出世》一课时,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说出孙悟空最厉害的武器是金箍棒。但金箍棒的“箍”字有几个人会写呢?我找了几个学生上来板书,竟然没有一个人会写。我在班里测了一下,只有4个学生能准确无误地写出这个字。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缺少动笔写一写的机会。

那么,如何让笔一直“飞”呢?

学生需要教师多次提醒:“这么好的词要不要写下来?” “这么有创意的见解该写在哪个地方?”“挑选你喜欢的词语写一写吧。”并有意识地表扬做得好的学生。

以下方法值得大家尝试。

1.学常规,用符号。

刚开始时,并不要求学生多记,只要能在书上圈圈画画就行,比如预习时划出生词和成语,并能用不同的批注符号。要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原来动笔并不难。

2.冠“专名”,会记录。

假如某学生发现一种好的批注方法,我们就以他的名字冠名,让其他学生向他学习。比如王明发现,多音字组词可以写在课后生字表上,复习的时候既好找又不会显得凌乱,就被冠名为“王明多音字法”。又比如在介绍作者或者作品的时候,要补充重要的资料,写在课文第一页的末尾很合适……

3.练速度,会选择。

很多学生向我抱怨:“老师,你讲得太快,很多知识点我来不及记下来。”

这时,我会给他们举例,两国首脑会晤时,边上有两名翻译在做同声传译。如果因为外国首脑说话太快,翻译没有及时把内容记下来并翻译给对方,能不能说:“对不起,总统先生,能请你把刚才的话重新说一遍吗?”

学生们一听都笑了,很快理解了,动笔还要养成快速又准确的习惯。

训练写字的速度其实也在训练自己的快速反应能力,教师可以推荐和树立一些榜样人物,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

平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记录时要有选择,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记录重点或自己喜欢的内容,做到“少而精”。

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做一些小测试,让学生体会不动笔与动笔确实有区别,让他们享受成功带来的乐趣,相信动笔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

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动笔时,还期待教师的肯定。因此,教师要对学生适当进行评价,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我会在一个学期中多次对课本和笔记本进行检查,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的等级评价。除了给予相应的奖励,还可以直接和语文考评中的听说成绩挂钩,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鼓励中慢慢爱上动笔。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