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研平台优势 夯实“三全育人”体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作为科研创新高地,高校拥有各级各类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校内科研平台既是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育人的关键环节。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十四五”首批立项的“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硅酸盐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在助力陕西乃至“一带一路”沿线文物保护的同时,引导师生传承发展文化遗产,充分发挥了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协同作用。

    赋能文物保护,建强科创平台

    中华民族独特的丧葬习俗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地下文物资源。作为历史文化信息的存储库,地下文物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学校所在地陕西,是古代十余个王朝的建都区域,更是我国地下文物资源大省,拥有古遗址23453处、古墓葬14367处。

    陕西科技大学作为新中国第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办学方向以服务轻工行业为主。当前,高等教育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学校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实现“四个转型”,尤其是注重办学内涵从“老轻工”向“新轻工”转型,在持续发挥造纸、皮革、材料(陶瓷)等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努力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培育学科新方向。近年来,学校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建了“陕西省地下文物保护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以地下文物常见性病害保护和出土突发性病害保护为研究着力点,在古陶瓷智能鉴定、保护新材料开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2023年,学院整合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设计学等拥有一级博士点的优势学科,以“陕西省地下文物保护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为基础,获批培育建设“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通过研究地下文物关键信息提取、厘清多因素耦合劣变机制、开发关键保护材料与技术、挖掘出土文物价值及利用等前沿课题,将为拯救地下脆弱文物安全出土,留住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发挥好文物工作独特优势,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参与文化实践,激发内生动力

    2016年以来,学院师生发挥学科专业能力,依托硅酸盐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组建了涵盖本硕博的多学科交叉“文物医生”团队,针对文物抢救性保护不足和民众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文物医生”团队先后走访调研了秦始皇陵、云冈石窟研究院等数十家文博单位,对多位修复师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问题、研究分析提出方案、跟踪反馈持续改进形成闭环体系。7年来,该团队调研了近百处历史遗迹,开展了70余场公益讲座,以科技助力文物“重生”,以青年担当传播华夏文明。

    文物保护意识“弱”怎么办?团队聚焦这一问题广泛开展科普宣传,面向区域性文物周边群众、游客、中小学生等群体,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组织动员留学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文物保护科普宣讲,积极传播华夏文明。团队累计招募培训志愿者300余人,组织公益宣讲130余次、覆盖人数2.3万余人次,通过宣传宣讲提升民众爱护文物、保护文化、守护文明的意识,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文物保护技术“难”怎么办?团队聚焦这一问题积极研发保护材料,先后奔赴全国10余个省份、100多座历史遗址遗迹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对各类文物进行信息提取和病害发生机理探析,针对地下文物和区域文物保护现场,研发出临时加固、表面封护、渗透加固等出土文物保护材料,并通过实验室研究测试,做到精准保护。

    文物古为今用“慢”怎么办?团队聚焦这一问题深入挖掘本体价值,围绕陕西铜川耀州窑产业转型需求,基于古陶瓷研发了瓷釉分相结构中物理化学耦合等着色技术,广泛应用于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铜川李家瓷坊有限公司、唐宋陶业有限公司等现代陶瓷和涂料行业。团队还根据古陶瓷的色彩、纹饰等元素开发出倒流壶、餐具、壁画等诸多文旅产品,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创新文化活动,营造育人氛围

    学院通过创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清晰表达出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提高师生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认同,提升文物保护意识,进一步激发其文化自信,努力破解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大课题和当前面临的重大任务。

    学院举办“花朝节”校园游艺活动,极力打造以文物鉴赏、文化传播和传统游艺为主题的活动内容,精心设计活动环节,对标活动目标设立知守阁、阊阖阙、清欢台等展位,引导师生沉浸式参与紫砂赏鉴、团扇制作、汉服体验等文化娱乐活动,让师生更深入了解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深度体验蕴藏在文物背后独特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使“更好地弘扬历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历史、领略文化魅力”的活动目的,成为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自内心地崇拜、从精神深处认同”的鲜明注脚。

    (作者单位系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