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战“疫”课程?课程专家如是说 □本报记者 言 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3-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者按: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课程建设成了考验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教育和课程最应该给予学生的是什么?该创生怎样的课程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聚焦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报特别采访了相关专家做一解答,并约请省内一线校长谈谈他们的做法,愿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以来,各地中小学纷纷开设网课。一些教育行政部门考虑到各方面因素,要求学校这段时间不能讲授新课。于是,开设网课成了对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一次考验。日前,记者带着一线教师的问题,比如如何开发和建设课程,让学生学得更好、更有意义等,采访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相关专家教授,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A.疫情当前,中小学生需要学习什么?

记者:在以往,学生的学习多半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里发生。疫情之下,学生们第一次全天候在家学习,会不会耽误学习?是不是一定要按照学校的学习安排?除了常规学习内容外,还可以学什么?

崔允漷:如何将“停课不停学”引向学习战“疫”这本“大”书很重要。战“疫”是当前最大、最好的一本“无字之书”,需要每个公民去阅读、去学习。防控就是现今最好的课堂,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参与;也是最有意义的一道题,需要我们去破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将自己微薄的力量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洪流之中。

徐斌艳:关于“为什么而学习”,要把这个问题与“人的培养”结合起来。教育要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转化为具体的培养目标,培养的人应该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学习是目标指引,积极搜寻信息和问题空间的过程。好的学习不是来自教师好的教学方法,而是来自给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建构知识体系的机会。学习不仅发生在正规的学校教育环境下,还发生在非正式但又是真实的环境下。非正式环境下的学习可以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学习行为。

安桂清:“停课”并不意味着“停学”,每一种身体力行都是学习的活动,都有其潜在的教育价值。目前,“停课不停学”意义上的“学习”更多指向的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制度化学校教育中的“祛身学习”。具身学习则超越了将儿童仅仅视为学生的功能性视点,试图恢复儿童作为人的整体发展与自由发展。具身学习是人类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中,身体力行是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学习本质上是身心一体、知行合一的过程。在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一些学校和家庭开展了“寓身于教”的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居家设计防疫自护标语,围绕疫情创编故事与漫画,开展朗读分享、情境模拟等活动。家长在家带领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劳动实践、艺术拓展等,这些活动显然是具身的。建议在活动、材料和支持三个方面展开探索,即一是如何设计有形的活动,并从中获得隐性的意义;二是为调动学生的身体活动,如何通过选择和创造材料精心设计学习环境;三是指导者如何帮助儿童采取行动和移动身体以实现与材料的互动。

王涛:可以从真实事件和体验着手,把握教学契机:基于大观念、大问题和项目化学习等,利用新闻报道、当事人采访、公告通知、诗歌日记、科普知识等开发学习材料,设计一些主题,由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事件中去思考和学习。如从疫情防控建立健康常识和意识,从国家管控和居家隔离感受家国关系,从判断谣言中习得科学精神,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及全球疫情蔓延体认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病毒的起源和自然宿主反思可持续发展等。可以着眼学生的亲身和身边经历,关注家庭和社区的历史、关系和资源:以居家学习当作教学契机,利用难得的家庭共处时光,共同探索家庭和社区议题,在书本和学术知识之外,丰富学生的个体知识和文化知识。如制作“家庭树”,通过脉络梳理探索家庭的历代变迁,通过家庭访谈了解亲人的故事和生活,通过整理和反思理解家庭、理解社会。可以心怀正义,关注弱势群体:引导学生关注疫情中被忽略、忽视甚至是被歧视的少数群体,启发学生的公平和正义意识,倡导公民参与,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B.举国防控,如何把这本“大”书课程化?

记者:“在线”就“学习”了吗?“停课不停学”,有没有可能“学得更好、更有意义”?如何做好课程设计,让学生学好抗“疫”这本“大”书?

崔允漷:“停课不停学”不等于在线学习。当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是我们永远的集体记忆,是一本划时代的“大”书,具有无可取代的教育意义。然而,没有课程,就是日常的经历,就是不正式的教育。防控疫情要实现育人目标,充当起“无字之书”,课程化是一条必然的专业路径。课程化首先要考虑的是期望中小学生从这场伟大的战“疫”中学到什么东西,如健康生活、生命观念、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献身精神、责任担当、国际理解、家国情怀、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爱国主义等,以及如何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提炼并厘清其中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正确价值观。然后再从三条具体的路径出发,建构合理的课程:一是国家课程的渗透,围绕上述目标,每一门学科都应明晰本学科落实上述目标的内容与方法,最后跟进基于目标的评价;二是地方或校本课程建设,除了依托上述各学科渗透之外,还可以聚焦上述某个方面的目标,单独开发基于项目或问题的模块化的地方或校本课程,供学校或学生选择;三是在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框架内,实施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等实践类课程,在条件许可或有保障的前提下,中小学生可以适当的形式在不同程度上投身到防控疫情的洪流中去,实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底线目标。

徐斌艳:要开发真实场域中的课程资源,因为真实的学习就在身边。我们当下就处在一个信息量非常丰富的真实环境中,主题是“抗击疫情,众志成城”,如何将此设计为非正式学习环境,关键是如何将丰富的信息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这需要按照学术原则、专业标准,将日常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作为开发者,首先需要有很强的信息甄别能力,能排除谣言类的伪信息;在转化为课程资源时还要考虑如何与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结合,哪些内容或问题对接哪些素养的培养,如何与学校的学科教学资源整合,如何开发跨学科的课程资源等。

C.抗“疫”主题,如何开展基于单元的跨学科教学?

记者:不少学校的教学,涉及了此次抗“疫”事件中不同层面的话题和内容,对于抗“疫”主题单元教学、跨学科教学,我们可以做出哪些教学思考和探讨?

吴刚平: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全国性、全方位的公共卫生安全大事件,牵动的是整个国家组织的社会大系统。因此,要将这个巨型事件引入教学过程,必须以主题单元或课程模块的形式,才能落到实处。应该将抗“疫”主题单元教学纳入现有课程政策空间和实施框架中,有选择地整合到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和班团队活动等课程安排中。从课程专业要件来看,抗“疫”事件的教学主题单元设计,基本的物化成果应该是按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教学要件而加以规范表述的单元教案或单元大纲。

要明确抗“疫”事件的单元功能定位,需要更多地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教学要素和关系角度来考虑教学价值取向。从教学主体关系的角度看,有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种教学价值取向。如果是教师中心取向,那么就会更多地以教为主。如果是学生中心取向,那么就会更多地以学为主,更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学生的预习、调查、参访、搜集、练习、自查、交流、分享、小结和汇报展示等学习过程,重点是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从教学内容组织来看,教学价值取向存在学科取向与活动取向、知识取向与素养取向、综合取向与分析取向等几种不同情况。显然,如果是学科取向的单元设计,就会更强调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科思维。比如,同样是疫情防控主题,语文可能更侧重于疫情防控中的大众语言、人物事迹和新闻报道等语文主题;数学则可能对疫情防控中的建模、大数据运用和统计分析等主题更有专长;而科学等学科就可以侧重于疫情防控中的生命科学、医学研究、诊疗工具与方法、病毒研究、信息科技等具体的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运用主题;道德与法治则更适合于探讨和学习抗疫中的个人品德和公民素养、疫情通报与谣言处置等主题。

如果是活动取向的单元设计,则会更强调学生基于兴趣和经验开展有关新冠肺炎防控的学习和探索活动,比如抗“疫”中的宅家日记、网络交流、疫情信息、社区观察、社会参与、个人与国家,以及实验方案设计、模拟疾控中心、模拟传染病防治医院、模拟街道办、模拟记者采访和新闻发布会、模拟世界卫生大会等之类的主题活动。

从内容广度来看,既可以直接采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样的大主题,也可以采用诸如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新冠肺炎的传播媒介与感染途径、防控措施与社会动员、学校防疫手册与演练、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等更加具体的小主题。形成一所学校各个年级相互配合、各有侧重的主题序列,做到既有整体的结构,又有分项的落实。

沈晓敏: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时,才是有效的,可以促进知识建构并将知识迁移到真实的生活问题解决过程中。好的教学材料和议题要以小见大,才容易进入所有学生的视野,与学生当下生活密切相关。既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推进教学,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小事物中包含的大道理,发现简单背后的复杂。好的教学材料和议题还要能引发学生的持续思考和探究。因此,它要包含令学生产生困惑、产生观点分歧的问题、难题。好的教材还应嵌入支持学生思考、探究的学科知识。

口罩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题材,围绕它的很多事件、故事可以设计成开展真实性学习的问题情境。我尝试以口罩为主题设计一个议题导向的跨学科学习方案。总议题是如何使所有人都能在疫情突发时得到应有的防护。总目标是以口罩为线索,从人类发明创造和使用口罩的历程及自身的生活经验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国与国的联系;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公共意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多种角度思考解决口罩供求等矛盾的良策,增强公共参与能力,力所能及地履行公民义务。总任务是与同学合作创造一本以“口罩”为书名的纸质作品或多媒体作品,或创作排演一部情景剧。分议题和子议题可以为:为什么疫情发生时人人都要戴口罩?口罩是怎么发明和广泛流传的?口罩的产量能满足需求吗?口罩成为紧缺物资时,如何缓解其供求矛盾?如何避免围绕戴口罩产生的冲突?为更好地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口罩的设计、制作、供应与处理还可以做哪些改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