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审美、立人:传统文化阐释与传承的三个维度 ——以《〈论语〉选读》为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9-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杭州第四中学 陈 娟

《〈论语〉选读》是高中“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而要真正实现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教师须在教学理念和方式上进行创新。

笔者认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论语〉选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适时引导学生打开脑洞,从认知、审美、立人的不同视角层层递进,在“理解”中品味经典,在“传承”中再现经典。

一、认知《论语》,历史代入

1.知识代入

《论语》是2500年前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就无法理解文本的真实内涵。因此,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的第一步,需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历史视域,透过历史背景完成初步认知。

如《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一章: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在这一章教学时,笔者发现学生在知晓了文本意思、明确了接舆是隐者身份的基础上,仍然不能理解接舆为什么要说孔子“何德之衰”。

笔者因此在课前预设几个问题,如“春秋时期的隐士文化”“隐士对执政者的基本态度”等,要求学生进行相关材料的搜集和预习。学生在了解隐者文化后,再来看孔子言说就有豁然开朗之感。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当时的孔子能够坚守理想、不辞风霜,其济世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这样的历史知识代入,还可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运用在《〈论语〉选读》的其他篇章中。如教《为政以德》前用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主流的政治策略和措施;教《克己复礼》后用微讲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礼教思想的演变;学《中庸之道》时在历史背景下探讨这种思想产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原本学生认为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对知识的掌握也愈加牢固。

2.情境再现

《〈论语〉选读》中很多语段虽然字句不多、篇幅不长,但是人物个性鲜明,对话的趣味性很强。在课堂中如果适时营造一定的历史情境,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文中的思想和意蕴。

如《高山仰止》中的一章: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由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这段孔子和子游的谈话,神态丰富、语言灵动,如果教师只是简单说教,学生势必觉得索然无味。于是,笔者设计了一场角色扮演活动,扮演者模仿孔子、子游的神态和语气,课堂增趣不少,学生也生成了很多新的感悟。

比如,孔子的扮演者在说“割鸡焉用牛刀”时,语气近似狂妄。而后面又用玩笑似的语气道出“前言戏之耳”。学生不禁讨论起来:孔子一向很谦逊,此处为何有如此大的口气?孔子后面的话是不是掩饰当时的尴尬?子游这是在“顶撞”老师吗?笔者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就开始和学生一起探讨孔子的爱和憎、欢笑和泪水,感受孔子的真性情,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后,扮演者根据师生讨论的结果又进行了二次演绎,此时他们的神态和语气更加接近真实的人物内心,更多学生与他们的表演产生了共鸣。

类似的情境教学,笔者在其他篇章中也有过尝试。当然,使用情境教学也要注意几个事项。其一,不能将情境教学当成“万金油”,教师必须择取合适的内容加以情境化。其二,教学时间和节奏必须严格把握,避免课堂出现松散化、娱乐化的倾向。其三,建议在课后布置相应的开放式作业,让学生在意犹未尽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拓展。

二、审美《论语》,浸入文本

《〈论语〉选读》有别于一般的文言教学,其每一章的语段都是根据主题来选编的。教师如果简单提取知识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会窄化。因此,笔者以为应从文化审美的视角,对知识进行重构和延展,引导学生“浸入”文本。

1.整合

《〈论语〉选读》大体分为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四个方面,为避免逐条讲述,可以根据篇目把每一章的每一段按照主题串起来,使其前后连贯,学生对主题内涵形成就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下面以《克己复礼》为例。

全篇共13章,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递进式关系来重构教学内容:(1)什么是“克己复礼”?(2)为什么要“克己复礼”?(3)怎么样“克己复礼”。其实就是用“克己复礼”的主题含义将各个章节贯穿起来。笔者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朗读等方式对各章节文字内容进行第一次基本的解读,然后再让学生按照主题思路进行二次解读。

当然,并不是每一篇都要按照同样的思路来进行重构。例如《诲人不倦》就可按照“原因—对象—方法—结果”的因果式来重构教学内容:(1)诲人的原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诲的对象(有教无类);(3)诲的方法(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启发诱导);(4)诲的结果(政事、言语、德行等反面均有杰出的弟子)。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能避免教学内容的碎片化,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让学生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解读;二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阔的对话舞台,学生可以通过联想、对比更准确地把握孔子的思想。

2.延展

审美文本,有时不能只囿于文本本身。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链接,从文化的广域视角上提高审美的延展性。

如《君子之风》中的一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一句表达了孔子重义轻利的观点,但他是不是对财富无所求呢?我们可以补充《论语·述而》里的另一句话: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生会发现孔子重义轻利,但是并不反对富贵,只是在义与利矛盾时要先义后利。除此以外,还可继续拓展,补充《墨子·耕柱》中的一句话:墨子曰:“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墨子以利人、利民为义,主张义与利统一。通过延展,学生比较了孔子与墨子义利观的异同,对义和利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辨析。

三、《论语》立人,思行合一

开展《〈论语〉选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带着这一目的进入文本,而后也要走出文本“学以致用”。

1.思辨

辩论会,这是笔者在教学中得出的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既尊重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立场,也能在碰撞中磨砺思维、拓宽视野。

比如,《周而不比》中的一章: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这一章表达了孔子的交友观,孔子说:“对朋友忠言相告,好好劝导,不听就作罢,不要自讨羞辱。”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于是对孔子的观点特别感兴趣。笔者由此准备了一次辩论会,辩题是“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不止”。形式上的辩论,其实质是对文化精髓解构和再构的过程,学生通过立论、质辩、反思,达成了“真正的朋友就该道义相期”的共识。

《〈论语〉选读》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形成辩题,辩题可以扩展到德治与法治、用世与功利、人与自然等当今社会广受关注的话题。在经典与现实的碰撞中,学生内化为心,外化为行。

2.立行

《〈论语〉选读》就像一面镜子,观照并影响着学生的言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也要从育人立场出发,适时嵌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生活的准则之一,学之有据且行之有效。

笔者尝试将《〈论语〉选读》列为“仁、义、礼、智”四大框架,让学生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语句,讨论整合提炼,以行为准则的形式行文陈述。

例如关于“仁”,学生找到了如下章节: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然后学生提炼为:孝悌为本,谨信爱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推己及人,兼善天下。班委会自发地将此句打印出来贴在墙上立为班规。由此,学生既完成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又以自己的方式化入身心、立德立行。班级准则从原来的“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我能做”,对学生产生了有效的指导意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