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恰是故事最丰满的地方 任露洁和她的支教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0-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黄莉萍

和龙,原名“和龙峪”,是满汉俩民族语言融合而成的地名,意为“山谷”。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长白山脚下这座美丽的边陲小城里,学生很少有机会能走出去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

任露洁的梦想,是要帮助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口。

4年前,宁波市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开展结对帮扶协作,教育帮扶很快成了其中的重点。2019年7月,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英语教师任露洁有了一个令她倍感神圣的身份——和龙市第七中学校支教教师。

“全速奔跑”“有呼必应”

“和龙的孩子淳朴、热情,充满对知识的渴求和美好未来的憧憬。”站在支教讲台上的第一天,任露洁就被她的新学生们炙热的目光深深打动。

到和龙不到两个月,当地就下了第一场雪。生在宁波长在宁波的南方人任露洁进校门时滑倒了,拍片显示伤到手肘筋骨,写粉笔字都会撕心地疼。“北方的冬天不能穿牛筋底的鞋。”这一摔,让任露洁更加清晰了自己的路,“给和龙的学生适合他们的教育”。

“这里的孩子英语发音和口语相当薄弱。”浙江需要一个月的音标教学,任露洁发现,和龙的课堂上几十分钟的一节课就过去了,“音标学习不扎实会影响听力、口语等的学习,缺失了这个英语学习的拐杖,更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转化”。

“和龙的教师们真诚热情、敬业奉献,但他们不懂得怎么教。”身负带动和龙英语学科教研工作的任露洁开始“全速奔跑”。和龙市10多所初中很快都用上了她参与编写、筹集资金而来的浙江音标教材。“我做到了‘公开课常态化’,‘一周一听课,一月一讲座’。”

仿佛一场真人秀,任露洁的英语课堂在和龙市英语教师们的面前徐徐展开。“我的课堂最大的关注点是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注重通过教学活动、教具、评价机制等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任露洁专门开设“午间英语角”和周末“云课堂”,对不同需求的学生开展一对一教学辅导,做到“精准问答”;增设音标课程、英语话剧课程,建立班级阅读角,组织朗读比赛、配音大赛等活动;为各年级汇编《各单元重点字词读背手册》《各单元特色题型和单元测试卷》《阅读写作专项练习册》《各单元听力测试卷》等校本资料。

对于和龙教师们的需求,她总是“有呼必应”。

今年4月,和龙初三学生复课。面对疫情和迫在眉睫的中考,5月初,和龙七中初三英语备课组组长向任露洁求助:能否编一份“精准加餐”的复习备考方案和复习资料?“只有一周时间!那一周,我每天凌晨3点睡、6点起,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整理出了一套包括课件和习题在内的完整的中考复习资料,还汇编了一本写作专项校本练习册。”这一周后,原本每周就要上16节课,兼顾七年级分层教学、八年级课堂教研的任露洁收获了医生提出的“免疫力低下、胆囊炎”的警告。中考结束后,备课组组长特别兴奋、特别认真地对任露洁连连道谢:“孩子们的英语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作文更是进步显著!”顿时,任露洁觉得,所有操过的心、熬过的夜、忙碌过的时光都充满了意义。

教育扶贫 守望成长

“我曾经对自己有过深深的怀疑,支教,到底能给当地师生带来什么呢?”一秋一冬一春一夏又一秋,“奔跑”中的任露洁渐渐懂得了它的意义:“每照亮一些教师们在教学上的迷茫,每点亮一点学生们对未来憧憬的闪光,我就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19年12月,和龙七中初三男生小薛突然昏厥,身体僵硬。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昏厥了。在过去一年里,有几次他甚至直接休克送医院抢救。这个身高1.87米的大男孩,体重仅有51.5公斤,脊柱侧弯、斜肩驼背、瘦骨嶙峋。小薛那年收入仅8000元的家庭已为他寻医问药花光了积蓄。

“恢复健康,继续读书。”那些天,小薛的这个愿望一直回荡在任露洁的耳边。她开始四处求医奔走。

她一边收集小薛以往的病例报告,一边把情况报告给负责扶贫协作专技人才选派的鄞州区人社局。很快又对接上了鄞州区卫健局等部门。专门成立的专家组初步会诊小薛的病例报告后,制定了治疗方案,定期进行“云上会诊”。今年6月,宁波第六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专家和鄞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专程赶赴和龙为小薛诊治。手术很顺利。

今年暑假,任露洁提前结束了和家人的短暂团聚,回和龙单独辅导小薛最薄弱的英语。“孩子的母亲哽咽着连声说‘谢谢’,这一声声朴素的‘谢谢’,是对宁波老师和医生最质朴的告白,也是对我继续前行最深情的激励。”

“用心教育,守望成长。”周末休息时间里,任露洁总要和同事一起,到学校的困难家庭学生家中走访。借助鄞州实验中学提供的爱心助学基金,她为和龙七中50名困难家庭学生送去了助学金,为和龙市55名困难家庭学生送去了崭新的冬装,为20名有需要的学生寻到了爱心人士的结对帮扶。

“虽然是星星之火,但也要竭尽全力守护这些特殊的孩子和他们未来的梦。”

模仿爷爷上课的小女孩

今年六一前夕,应宁波电视台少儿频道之邀,任露洁录制了自己任教班级学生的“未来之梦”。令她感到惊喜的是,不少学生的梦想是,未来学成回到家乡,当一名教师,教育好和龙的孩子们,以此建设和龙,奉献社会。

“这就是传承。”任露洁想到了自己小时候,一心想做教师的模样。任爷爷是奉化的一名乡村教师,认真服务了乡村教育一辈子。任露洁记得,放学后,爷爷总会把没人照看的学生先带回自己家,像自己的孙辈一样;夜里,爷爷不是在备课,就是在批改学生作业或试卷。小小的任露洁曾经悄悄潜入过爷爷的课堂。她觉得爷爷很神奇,特别厉害。五六岁的她就模仿着爷爷跟学生说话的样子,对着小山坡上的花花草草当小老师。

在任露洁上高二的那个夏天,爷爷去世。葬礼上,来了很多很多的人。整个村所有的巷道上,摆满了花圈。“爷爷一生没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却让附近的人们对他充满敬意。”高三那年,任露洁报考了师范专业。

“假如你是孩子,假如是你的孩子……我要做一名温柔、有爱的教师。”13年前,大学毕业走上讲台的任露洁这样告诉自己。

“当一名教师把整个世界带入课堂,这样的课堂是精彩的,教师是闪闪发光的。”一路成长中,任露洁渐渐将中国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中的地理、人文知识融入自己的课堂。

“用心去做,全心全意去做,竭尽全力去帮助……”这是去年辞别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出发去和龙支教时,任露洁带上的“宁波行李”。

如今,她感觉自己收获满满。

她的付出,和龙师生们都看在眼里。

在和龙,任露洁意外地过了人生中第一个阴历生日。日子,是和龙同事们根据她的身份证号用万年历倒推出来的。

北方秋冬冷得快,10月初夜晚的温度已只有三四摄氏度。同事姐姐一定要将自家的海绵褥子垫在任露洁的床上。“有一种冷,是同事觉得我冷。”任露洁笑道,在和龙七中英语组,年龄最小的她还感受到了“有一种瘦,是同事觉得我太瘦”的温暖,“每天中午食堂里,我的饭菜最多,同事们总要把自己的菜夹给我,说必须要吃胖才行”。

“全心全意,是互相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