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 职业院校面对新就业形态的应对策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1-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沈励铭 徐 波

今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社会经济下行压力剧增,许多行业、企业遭受重创,就业形势严峻复杂。但是,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疫情使得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迅猛发展,催生了大量就业机会。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脱颖而出,要顺势而为。今年,人社部也重点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领域先后发布了互联网营销师、核酸检测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健康评估师等新职业,为满足行业人才需求提供职业支撑。后疫情时期,就业成为中央“六稳”和“六保”工作之首,新就业形态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找到了新出路。职业教育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面对就业新形态,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主动变革,积极应对,推动人才培养迅速适应行业、职业变化。

首先,职业院校要建立适应就业新形态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要顺应行业岗位发展的需求。为反映职业发展变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建立了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同样,职业教育也要建立适应就业新形态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例如,疫情期间很多生活服务类业企业借助“互联网+生活服务”的模式改造传统业态,在生活物流、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领域衍生出更多灵活用工的岗位。岗位能力的变化也要求职业教育必须重新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对于一些传统的专业要及时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工作场景研究,设置新专业或新的专业方向,动态调整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岗位变化,为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新岗位提供人才支持。通过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群建设,依托核心专业完善专业布局,提高与产业链的契合度,是适应专业动态调整的有效措施,有助于职业院校迅速把握行业岗位变化,这也是专业群引领产业链发展的体现。

其次,职业院校要完善适应就业新形态的专业治理机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存在滞后性,很大程度上和“关门办学”有关。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现代新兴技术的应用和人们需求的提升,新岗位、新职业不断涌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显得更为重要。职业院校要打破原有的教育壁垒,联合行业办学,通过建立职业教育集团、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学院等,形成育人合力,提高院校对于行业岗位变化的敏锐度,及时获取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通过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协同育人方式,及时把职业岗位的新能力、新技能传递到院校,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调整,提高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岗位的适应度。同时,政府也应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或和职业院校联合举办企业大学,开发行业课程,借助院校师资,及时将新就业形态所产生的职业标准、岗位标准、技术标准等转化为教学资源。

第三,职业院校要开发适应就业新形态的职业培训项目。新就业形态不仅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也对劳动者技能提升提出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这要求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坚持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两条腿走路。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周期长不同,职业培训更有针对性。职业院校应主动和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形成合力,及时对新岗位、新职业进行研究,开发培训课程,采取主动上门送培训、视频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企业员工适应新就业形态的能力,拓展其后续的职业发展空间,增强其对新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将新就业形态从“就业蓄水池”升级为“就业加油站”。

最后,职业院校要创新适应就业新形态的教学方式。就业新形态多与互联网、生活服务、生命健康等领域密切相关,行业人才缺口大。面对社会需求,职业院校招生对象不再以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而是面向社会的各类生源。以人工智能、VR等为内容的个性化教育也促使职业院校及时根据职业标准开发教学资源,按照新职业的岗位胜任力要求重构模块化课程,组建创新型教师团队,采取项目化、情景化、任务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打造线上和线下、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让更多学生在就业新形态中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疫情之下,新就业形态作为一匹“黑马”迅速“出圈”,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拓宽了就业渠道。新就业形态的出现,意味着广大青年学生可以在更广阔的舞台大展身手。职业院校无论是从自身办学需要还是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考量,都应当坚持调整和完善办学机制,以就业指导办学,让行业参与育人,多管齐下为新就业形态厚植发展土壤,让其释放出更大的活力,为新就业形态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