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减乘法”, 弥合互联网课堂“数字鸿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2-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嘉善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沈敏燕 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泗洲小学 陈园园

2020年的春天,疫情之下全面启动了网络录播教学。网络录播教学即教师提前把授课内容录制好,学生学习教师提前制作好的声画影像。这一教学方式有哪些利弊?复学后,如何推进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如何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笔者对此进行深入探究。

一、喜忧参半,直面“数字鸿沟”

(一)呈现优点

1.网课万花筒催生高昂学习热情。因为空中课堂的灵活性,授课内容的精品化打造,以及授课教师的多变性,满足了小学生的新鲜感,学生比较喜欢空中课堂这样的上课方式,学生参与率较高。

2.网课同期声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不管是从学生的自我反馈,还是来自教师、家长的反馈看,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听说读写各项教学活动的占比在70%以上,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

3.网课放大镜引发教师积极助学。除了每天半小时的“智慧云课堂”外,教师还会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利用钉钉、QQ、微信等网络平台补充授课,布置作业。而且教师助学的方式也是基于学生需求,是全面的、全程的。相应地,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步获得极大提升。

(二)凸显问题

1.教学互动不密反疏。因为隔着屏幕,空中课堂处于“师生分离”的状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互动不足”的问题。依靠网络,学生与教师的空间距离虽然可以缩短,但心理距离却在增加,“数字鸿沟”导致“学教疏离”。

2.学习效果不升反降。每天的网上学习,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呢?经过调查,教师、学生、家长普遍反映学习效果“一般”。这样的情况在返校后的摸底评价中得到印证,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3.教师工作量不减反增。因为是录播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出现脱离。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助学”“补学”。复课以后,教师既要兼顾新课教学,又要对前期网课学习内容查漏补缺,工作量非常大。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受心理准备不足所限。2020年的这只“黑天鹅”来得太过突然,涉及面广,虽然之前一直在进行“互联网+教学”的探究,但还是以师生面对面教学为主。突如其来的线上教学,不管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教师、学生和家长等都还没在技术上尤其是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难免会在教学中出现各种问题。

2.受教学录播形式所限。网络录播教学,学生学的是教师提前制作好的声画影像。这样一种教学形式,其短板在于:一是课堂生成受限,缺乏学生真实反馈;二是个性化学习受限,教学“一刀切”,无法兼顾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需求;三是先学后教受限,教学设计更偏向于理想状态。

3.受学生学习品质所限。在网络录播教学中,受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影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他们长时间安静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理性思维能力偏弱,教学中更需要真实、生动的情境。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必然会呈现短板。

二、加减乘法,弥合“数字鸿沟”

(一)学情诊断做“加法”,寻“佳法”

1.渠道+、互动+,全面衡量

要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与家长互动的方式,通过知识互动、情感互动、思维互动等,借助书面反馈、口头表达、行动观察、网络调查等渠道全面衡量线上学习成效。

2.资源+、智慧+,全面整合

教师要做好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整合网络备课平台、教学资源平台、学习资源平台等共享平台上的资源,结合学生学情重新梳理课程脉络,推进后续有效教学。

3.研讨+、能量+,全面协同

线上教学期间,网络研修与网络教学同步推进,开展得如火如荼。但调研中也发现有些教师只是“象征性参与”。在这样的状况下,回到线下后必须组织好集体备课、授课活动,发挥教师共同协作的作用,研学情、研教材、研资源、研学法、研教法、研进度,研优势、研短板,集教研组、备课组、学科组的能量,弥补教师教学准备参差不齐的状况。

(二)衔接调理做“减法”,求“简法”

1.个体-、学困生-,精准教学

全班学生按照“同质+异质”的方式组建学习团队。每一个学习小组以前期诊断的学情为基础,按照“阶梯状”的分布特点,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小组学习。在小组学习中,共性问题由小组共同突破或是教师指导突破,个性问题采用“优生带弱生”“生生互助”的方式,进行“分层次、小团队”的精准教学帮扶。

2.讲点-、难点-,精梳细构

教师要精简讲点,帮助学生梳理出重难点,形成学生的认知结构。可以是“思维导图”重组内容,可以是“交流平台”梳理回顾,也可以是“单元主题”关联串讲等。

3.任务-、盲点-,精练精讲

学生复学后,不能以“题海战”的方式来衔接补差,可以充分利用语文作业本来引导学生巩固优化。可以是说、写结合,可以是同一内容、同一题型的主题式操练,可以是“1+X”拓展式练习,可以是“必修+选修”同步推进等。

(三)新课推进做“乘法”,得“成法”

1.内容×、效果×,优化重组

知识点×知识点: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各单元学习时要前后呼应,可以是“以旧带新”,可以是“以点带面”。阅读×习作:如学习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学习《母鸡》后开展欲扬先抑的练笔,学习《白鹅》后试试明贬实褒的微文,这样到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时学生自然妙笔生花。课文×作业本:语文作业本设计精巧,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可以作业本为依托,围绕作业本的练习题展开教学。语文×其他学科:可以把语文学习跟其他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各学科综合能力的同步提升。线上×线下:充分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根据教材需要和学生特点,制作一系列微课,作为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突破口。

2.师生×、情感×,互动升温

从云端到教室,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融合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做好互动“乘法”,促进师生情感升温。可以是语文学习环境的互动,课堂教学情境的互动,教师引导下与文本的互动,等等。

3.家校×、习惯×,渐入佳境

学生长时间居家线上学习,在学习方式、行为习惯上会发生一些改变。复课后,家校要形成合力,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力争让孩子以最佳状态进入线下学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