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堂头中学: 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每一个细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2-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朱 丹

身姿挺拔,动作利落,步调整齐……最近天气转冷,浦江县堂头中学师生们体育锻炼的劲头反而更足了。每天上午一到阳光体育大课间环节,各个班级的师生不仅高喊口号跑方阵,还玩起了武术操、独轮车、竹竿舞等特色运动项目。整整30分钟时间,全校所有师生都在操场上锻炼身体,几乎没有人因为天气寒冷等理由而退缩。

该校校长童克祖介绍,师生们之所以能够如此精神抖擞地参与体育运动,在于学校近段时间开展了抗美援朝精神学习活动。“我们希望,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从军人身上学习到那种不畏艰难且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精神。”童克祖告诉记者,数十年来,该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德育工作的主线,抓住一切契机培养师生的家国情怀,并且将其渗透到每一天、每一堂课和每一个细节之中。

“爱国荣校”展示栏、传统文化宣传窗、主题黑板报……走进堂头中学,目光所及之处都能发现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尤其是教学楼前的宣传栏,几乎每周都在更新与时俱进的内容。以环境育人,一直是该校的老传统。去年9月,学校建成了红色文化体验馆,里面呈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铸就辉煌”等主题下的23个板块的图文内容,为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载体。今年,该馆还结合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增设了新的学习主题。

在童克祖看来,如果不从细微处入手,爱国主义教育就有可能流于形式。譬如,面对新生入学,该校每年组织“入学礼”,向新生们介绍学校在创办过程中的艰辛历程,以及积淀多年的校园文化。“像这样富有仪式感的活动,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主人翁意识。实际上,爱祖国、爱家乡就是从爱学校开始的。”他举例说,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唱响国歌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国歌前奏一响,师生们面向国旗行注目礼,通过响彻校园的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拳拳爱国情。而“国旗下讲话”的舞台也是留给师生们的,他们在这里讲述身边的榜样和感人事迹,不断拉近自己与家乡、与祖国之间的距离。

在堂头中学,时政课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头戏”,是全体师生日常必修的一门课。考虑到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该校的时政课首先面向的是教师,之后才是学生。每周,学校会统一组织教师开展时政学习,并进行不同形式的当堂“测验”。童克祖认为,只有将家国情怀植入教师心灵深处,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进而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才有可能收到实效。

从本地新闻到国家大事,再到国际动态,这些时事消息都成为该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校当下便围绕疫情开设了“网络+”专项课程,将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了家庭中。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学校开展了“六知六爱六荣”教育,引导学生做到“知我爱我荣我,知家爱家荣家,知班爱班荣班,知师爱师荣师,知校爱校荣校,知国爱国荣国”。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个个都要上好爱国主义这门课。”让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浸润爱国情怀,已是该校教师达成的共识。语文教师在课文中挖掘爱家乡、爱祖国的内容,结合学科特点,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社会教师整合课程中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如把历史文化、辽阔国土、科技创新,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的瞩目成就等学科内容转化为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

为避免爱国主义教育沦为空洞的说教,教师们还带着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不仅不乏寻访红色足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研学活动,而且有清理周边河道垃圾、进村帮助农户干活等身体力行的劳动。在教师们看来,把爱国之情融入日常并付诸行动,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课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