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利用乡村独特优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中心学校校长

余 鹂

在现实中,乡村学校的审美教育是寥落的。然而,细细思量之后你会发现乡村学校也存在天然优势。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看到优势,活化优势。

乡村小规模学校具备现代学校所要求的“小班小校”的天然形态,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处于应试教育的边缘地带等隐性优势,使其极具审美教育创新与突破的多种可能性。因此,乡村学校的审美教育更应该利用差异优势而不必评判优劣。乡村学校可以做些什么呢?

体现乡村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乡村学校可以不盲目模仿城市校园的建筑格局,而是根据农村的自然条件,设计出具有乡村特点的建筑与景点,形成乡村学校的独特颜值。比如,我们学校就大量使用了乡砖瓦厂生产的空心砖,做隔断、摆造型、种多肉,随意造型,一时风靡乡邻,成为乡村庭院的独特景观;学校围墙上“游着小鱼”“挂满葫芦”成了师生涂鸦与创作的自由园地;溪边搬来的大小石头,师生们写上励志语句,可坐可卧,成了校园内人人喜爱的一道风景线。因此,乡村学校建设要善于就地取材,做足文章。

让孩子跟周围熟悉的乡土物象建立深层次的联系,提升审美体验感。如借助一个熟悉的乡土物象,创立联系,“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以身体之”是亲身经历、切实感受,“以心验之”是触动感情、触及灵魂,从而提升审美深刻性。如学校里有一幢老楼要拆除,我们就策划了“告别老楼”系列活动:画下老楼的形象、书写老楼的故事、丈量计算老楼的数据等,无一不让老楼在记忆中变得格外美好。建校之初,操场上便有两棵梧桐树并肩而立地生长,师生称其为“守望树”,是学校的灵魂之树。于是,从铅笔素描到水粉彩绘、从形近表现到神似的意象创作,“守望树”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中神态各异,却都无比美好。

用活动让学生找到与家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与未来连接的通道。为此,我们开展了很多活动。如“守望微田园”活动,人手一个花盆,以梦想命名、用彩笔美化、识别土壤、认识种子、观察记录、成果展示,整个过程都是美美的。如“走读万田”实践活动,让孩子走出校门,走进一个个村子,采访、野炊、登高、摘野菜、采野果、探寻“女儿节”等当地民俗,走读中的美好不言而喻。为了让学生们看到远方的美美世界,每周五晚上7:00我们准时在微信公众号“万田时光”上推送文章,一群有情怀的教师通过网络传播着各种美育微课程,在这里可以跨越时空的距离,与各种人物、故事邂逅,让学生对美产生亲近与敬畏之心,让学生和家长知道这个世界除了柴米油盐还有另外的样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