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防群治构筑校园“安全网” 省教育厅召开安全稳定形势分析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7-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曹可可)7月3日下午,省教育厅召开2019年上半年安全稳定形势分析会,全面梳理分析当前校园安全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研究防范化解的对策措施。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根芳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上级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批示精神。相关处室分别就高校意识形态、学校安全、公共卫生、留学生管理、信访和舆情、内职班管理、教师队伍、教育考试、网络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作了排查分析研判,并提出了落实整改、防范化解的对策建议。厅领导班子成员就切实做好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作了讨论,研究了一系列工作措施。

陈根芳指出,今年是特殊年份,教育系统维护校园安全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更高、责任更大、任务更为艰巨。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检视问题”、认真“整改落实”,努力把安全稳定方面的问题找真、把根源挖深,把“改”的要求贯穿始终,把“改”的措施落地见效。

结合领导班子的意见建议,陈根芳就下一阶段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坚持底线思维,防范重大风险。在安全稳定方面,全系统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提高对安全稳定隐患和风险的预见性,打好防范抵御风险、维护安全稳定的主动战,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决防止在教育系统发生重大安全稳定事件。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排除重大隐患。努力把最突出的问题列出来,把最重大的隐患消除掉。要防意识形态领域风险,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管理好学生暑期的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出国游学等活动。要加强暑期师生的人身安全工作,突出防溺水和防重大交通事故,做到教育在先、宣传在先、预防在先、管控在先,减少溺水事件发生;学校凡组织集体活动之前都要认真谋划安全措施、精选安全线路,防止出现群体性伤亡事件。要全力维护校舍设施安全,组织好暑期校园值守和护校人员,确保校园消防、建筑、设施设备、实验室等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安全,同时要管理好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网络。要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在深入分析、认真推演、科学评估基础上,既积极推进深化教育改革,又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努力把改革实施好、把风险控制好。

三是发挥系统功能,开展群防群治。要组织和动员全系统的力量,激发每个干部、每位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共同为960余万名学生保驾护航,为1.5万余所学校看好门、守好家。要善于借力借势,有效利用有关部门的专业优势、专业力量,运用好平安浙江、健康浙江、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等考核督导机制,运用好各类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等工作协调机构,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作为各部门的共同责任,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努力为师生和学校织就一张全社会的“安全网”。

四是夯实教育基础,做好思想工作。坚持驰而不息地加强改进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落实思政理论课改革方案,健全中小学德育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夯实校园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认识基础、政治基础、理想信念基础。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不断强化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敢于斗争、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不断提高政治把控能力、风险判断能力、矛盾化解能力、危机防范能力。各级教育部门要层层开展安全稳定隐患分析排查工作,主动扛起检视问题、化解风险、消除隐患、落实整改的责任,努力把校园安全稳定的隐患和风险管控在属地、消除在萌芽、处置在未发。

教育厅领导班子成员,各处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