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让“留守之花”幸福绽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11-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邵焕荣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外出务工人口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现象在农村地区日益凸显。家庭教育的缺位、父爱母爱的缺失、沟通交流的缺少、有效监护的缺乏、安全教育的缺保……都给这些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已经成了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日前,全省教育系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兰溪市召开,来自各设区市教育局和留守儿童人数比较集中的50个县(市、区)教育局负责人及学校代表等共200余人齐聚一堂,就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据统计,目前我省共有近7万名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温州、衢州、台州、丽水等地。其中,近90%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隔代监护,近80%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近年来,我省教育系统高度重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先后于2013年、2015年、2016年出台了多个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的意见。在实践过程中,我省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也积极作为,摸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自2018年3月份以来,兰溪市面向留守儿童以及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全面实施了“联村导师”制度,开展教师“联村联户心连心”行动,师生结对帮扶,通过“千名教师寒暑假全覆盖走访”“建立公益管护机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等模式载体,实现了学生“离校离堂不离教”。

国庆期间,兰溪市黄店镇初级中学的联村导师张建连一行来到了黄店镇三泉村,开展了联村入户活动,他们逐一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帮助留守学生解答学习疑问、制订学习计划、规划学习时间、指导学习方法。“周末和假期,留守儿童们不在父母身边,更需要有人关心、关爱,而联村导师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失。”张建连告诉记者,除了学业上的帮扶,联村活动还包括安全管护和亲情陪伴,“来到孩子们身边,看看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给他们的假期安全提个醒,陪他们做点有意义的事……这让我们也更踏实”。

开化县是外出务工大县,每年有10万人外出务工,留下4000多名留守儿童。近年来,该县教育局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起了覆盖全县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关爱网”,并在60所学校设立了66个亲情联络室,内设亲情视频通话系统,帮助留守儿童直接与父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该县的齐溪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小规模、寄宿制学校,全校的118名学生中有85名是留守儿童,他们一年难得与父母见几次面。2018年,在省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的支持下,齐溪镇中心小学为每一间学生宿舍都安装了电子班牌,大屏幕的电子班牌既可以对学生入寝进行考勤,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与父母视频通话的功能。该校校长吴章德告诉记者,安装了亲情视频通话系统后,学生们只要沟通好时间,就能与在外的家长们进行视频通话,这无疑实现了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团圆”。

同为寄宿制小学,浦江县杭坪镇中心小学更加注重打造“寄宿制温馨家园”。为了丰富住校留守儿童们的课余生活,该校特意将晚自修的教室设计成了阅览室,并在校园内添置了室外球桌等必要的活动设备,同时还将传统游戏引入校园,开设了一系列学生喜欢的晚学课程。此外,学校还聘请了专门的生活指导教师,并安排值周、值班教师吃住在校,共同照顾留守儿童的在校生活。“硬件和师资等多方面的投入,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家园,切实地保障了他们时时有人管、有人教、有人爱。”该校校长楼基洪说。

青田县是著名的侨乡,全县共有22.5万名华侨分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就产生了一批父母远在海外甚至国籍都已变的“洋”留守儿童。青田县方山乡学校的学生以这些特殊的留守儿童居多,全校150名学生中就有105名是“小华侨”。对此,该校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坚持“国际视野、农耕情怀”的办学理念,精心设计了《基于乡土教育的农耕文化顶层架构方案》,通过农耕文化熏陶“小华侨”,让他们在快乐体验中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样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参与。近年来,联合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红石梁集团等地方企业,天台县成立了教育基金会,并依此建立了健全的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资助体系,截至目前,已先后资助家庭贫困留守儿童近3万人次,确保全县留守儿童没有一个因贫困而失学。同时,县教育局还联合团县委启动“梦想工程”,通过发放梦想卡,征集“圆梦天使”等形式,吸引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参与,共筹集资金80多万元,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问题,给每一位留守孩子圆上了梦。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在校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不断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缺位、亲情缺失、心理偏差等问题有了明显改观。”省教育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韩平说,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希望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方责任,夯实保护机制,强化学校教育、形成工作合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