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近视怎能依赖“神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11-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郑 文

现如今,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日常学习和生活娱乐的必需品。为了保护他们稚嫩的眼睛,很多家长开始关注各类护眼产品。近期,一种宣称“能防蓝光、防辐射,甚至能防近视”的防蓝光儿童眼镜就在家长圈里流传开来。(11月14日《北京青年报》)

少年儿童近视率居高不下,家长焦虑、社会担忧。一些商家嗅出其中的商机,趁机推出相关的预防近视的产品,极力宣称预防近视有奇效。而不少家长也愿意花不菲的价钱购买这些所谓的预防近视“神器”,几乎陷入“神器”依赖的怪圈。一旦市场上有什么预防近视的“神器”,就跟风购买。

导致孩子近视的原因有很多:课业负担过重、对预防近视的知识知之甚少、不正确的坐姿和用眼习惯、体育锻炼得不到保障、使用各类电子产品时间过长……由此看来,企图仅凭“神器”来达到预防近视的效果,有点勉为其难。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过佩戴防蓝光儿童眼镜等“神器”来防控孩子视力下降,也是一种家庭教育的“近视”——只看到孩子近视问题的表象,没有解决产生近视的病症。如此乱投医,到头来只会有损孩子的视力健康。

预防学生近视,教育应先走出“近视”,不能对过重的课业负担熟视无睹。首先要为学生“减负”做些切切实实的努力,剔除唯分数论的扭曲教育政绩观,将学生从题海里解救出来,减轻用眼疲劳;其次要加大学生用眼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这项工作要常抓不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再次要切实保障学生阳光锻炼一小时,每项体育运动都能对视力进行有效调节,可以减少眼部疾病的发生;最后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学生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严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家长们也要切实监管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等。

预防学生近视急不得,应该本着科学的精神,厘清学生近视产生的原因,多管齐下。国家对预防学生近视高度重视,已将其列入民生的重要内容,举全力来保护学生的视力。作为家长,应该多些理性,切不可盲目依赖预防近视“神器”,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近视”怪圈,真正打一场预防近视保卫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