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善为先 春华秋实芳满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8-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人之初,性本善。善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济南市长清区第三初级中学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善文化”建设为统领,情理交融营善境,深入浅出讲善言,多管齐下行善事,多维互动扬善风,引领学生养善心、做善事、成善人,走出一条以“善文化”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育人之路。

    情理交融营善境

    学校坐落于千年古镇张夏,这里崇德尚善,民风淳朴,学风蔚然。原长清县首任县长张耀南即出生于此,为积善扬德、造福群众,他不惜卖掉家里40亩田地捐资办学,在当地传为佳话。基于对地域文化和学校特质的深入探究,学校对校园内的建筑、景观、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的“善文化”植入。

    一砖一瓦皆是诗,一草一木总关情。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文化长廊”,时刻向学生展示着“善文化”的丰富内涵;建筑分别被命名为知善楼、立善楼、行善楼,每一次称呼都是一次提醒;教学楼过道里,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熠熠生辉;教室墙壁上,“善文化”主题的诗文图画赏心悦目;操场上,师生言谈间彬彬有礼……学生漫步校园,善言、善行随处可见。校园成为一处无声的大课堂,时刻滋养着学生的心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环境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学校一直致力于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处景观都能弘善,期待在不断的耳濡目染中,在学生心底种下善的种子。”校长徐民介绍道。

    深入浅出讲善言

    “保家卫国是善,做好身边小事也是善。见到地上有纸片及时捡起,看到同学不开心主动问候一下,周末帮父母做做家务,都是善。”语文学科王老师对学生说。为了让学生“知善”,在长清区第三初级中学,不仅各门学科都巧妙融入“善文化”,还推出了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质校本课程,在初一和初二年级全面开展,带领学生在传统经典之中领悟善,涵养善。

    好的课程不仅要在内容上下功夫,还要在形式上巧创新,努力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践行相结合。例如,学校近年来以“问礼寻善,立己达人”为主题开发了一系列“行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带领学生亲身走访孔子故里曲阜,在“历史现场”诵《论语》、穿汉服、拜先师,重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之心。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让教师善教、学生善学,也是学校“善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撬动的支点在课堂、在课改。近年来,学校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理念,一直致力于打造涌动着自然活力的“四善”课堂,即善学、善疑、善辩、善思。为给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课堂抓手,学校将课堂流程优化为“自学—交流—精讲—检测”四个环节。具体在实践中,主要采用纵横两线法推进。纵线“一线串珠”,即以学期为单位,用“四善课堂”这根线穿起整个课改流程,以推选出的课改“领头雁”引领全校课堂模式的变革与提升。横线“三环三引”,即抓实“备—听—评”三个环节,从学科组、级部、教科室三个维度制定激励措施,让立志改革的教师品尝到甜头,分享课堂改革的收获。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四善”课堂的推动,让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多管齐下行善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仅以文化浸润和课堂教化引人向善还远远不够。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用行动诠释‘善’的真义,才能切实提升其道德素养,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因此,通过多样的实践活动育人也是学校“以善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善文化”的建设,学校陆续开展了“善形象大使”评比颁奖、“善文化”艺术节、“善心善行从我做起”主题演讲比赛、“善形象大使暨美德少年”评选、“光盘行动”、“周行一善”等一系列引善、铸善活动。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长期开展的“周行一善”活动,鼓励学生每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善事,可以是帮助同学,可以是孝敬父母,可以是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旨在通过持续不断地做善事,帮助学生养成向善向上的好习惯,培育美好心灵。

    此外,各类学生社团也是学生养善、行善的大舞台。书法社团让学生在一笔一画中领悟“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国画社团带领学生在水墨丹青绘画里体会“止于至善”“上善若水”;志愿者社团定期开展的社区公益服务,更是让学生直观地体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

    “我们经常告诉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看似微小的善行聚拢到一起,同样会产生巨大的改变之力。所以,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学生创造机会行善事,感受为善之乐。”校长徐民说。

    多维互动扬善风

    “善”需要渗透、教育、引导,同样需要维护、激励、督促。近年来,学校牢牢抓住教育评价这个“牛鼻子”,始终将“善文化”评价体系作为“善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节点来抓,逐渐构建起一套以“学分银行”为核心、过程科学、主体多元的“善文化”评价体系。

    学分银行里“只存美德,不存金钱”。新生入学后每人都会办理一张“学分银行”存折,将涵盖学生校内、校外的学习、生活、品德、纪律等方面的日常表现细化为成绩优秀、学习进步、好人好事、集体活动、关心同学、孝敬父母、遵守公德、参加公益等多个善行项目,依据全体学生在各项目中的实际表现进行学分存取操作。任课教师、家长、生活教师、班干部、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历提出对某生的积分建议,班主任审核通过后,进行学分存取。每半个学期为一个计分周期,一个周期结束后,学生持“存折”,既可以兑换书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有形物品,也能兑换“与校长共进晚餐”“与喜欢的老师合影”等无形奖励。一个周期内各班积分最多的学生,还将被授予“善形象大使”称号,并获赠由校长和教师书写的“学分银行积分小达人”书法作品。

    学生的“存折”里积分不多怎么办?为了不让一个人掉队,各班会定期开展“积分达人帮帮团”活动,鼓励“学分银行积分小达人”一对一结对帮助积分较少的学生快速进步,成效喜人。这种量化学分储蓄的评价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崇德向善的积极性,得到了师生家长的一致认同。

    如今,在“善”之风的吹拂下,长清区第三初级中学的学生好学多问肯钻研、明礼守法讲美德、孝亲尊师善待人、诚实守信有担当……崇德尚善之花正在校园中绚丽绽放。

    (徐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