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假大空“污染”真学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1-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耿银平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求真教育实验研究院2017学术年会近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年会发布了求真教育实验研究院的“十不准”,其中规定:不准学校领导和教师诱导学生在上级检查或者记者参访时说假话,或违背学生心愿的语言。

所谓“真教育”理念,就是用全心全意的真诚对待学生,不虚伪,不粉饰,不做作,不逃避,不追逐世俗,不沽名钓誉,外有坦荡,内有追求,让学生获得纯粹的信念、纯洁的人格和纯真的道德追求,进而成为一个直立行走、独立担当的高尚的人、大写的人。

扪心自问,这难道不是教育应有的常态吗?可为什么还要进行专门研讨、特意强调呢?这就是当下的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所在,虽然我们知道“真教育”理念蕴含着博大而厚重的价值内涵,是学生重要的精神支柱,可好说却不好做,一不小心,或因为过于追求纯真会被人说“傻”,或因为洁身自好而被人认为是幼稚,还可能因此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声誉,甚至降低升学率等。所以,对于这种所谓“真教育”理念的追求,不少学校和教育者表面上非常赞同,实际上却不愿践行,有悬空的倾向。

比如有些学校为了捞取浮名,让学生和家长在网络上为自己投票或拉票,失去了教育品格的真。再比如学校之间的相互攀比,无中生有,巧立名目,甚至不惜造假,编造出所谓的“状元学生”,打肿脸充胖子。平时,也有教师的公开课、观摩课和优质课,动不动将学生当作“机器人道具”,重复训练很多次,成了模式化、套路化的僵化重复,教学生造假,还美其名曰“提高课堂质量”。身在这样的假大空环境中,办学行为有太多的功利气息,学生们真善美的情怀,怎么能得到激活和培养呢?

陶行知先生有两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想让“真教育”理念落地生根,教育者首先要成为真人和真善美的信仰者,努力践行“真立德树人”和“立德树真人”的理念,在各种功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坦坦荡荡,站得直,行得正,一身正气,傲然挺立。

其次,就算是为了升学率和分数的需要,教育者也不能动辄剥夺学生的道德发展、人格发展、情感发展和心理发展机会,使学生失去纯真的品格、率真的人格。从竞争激烈的缝隙中去放眼未来,以真为本,以真养德,才能锤炼出身心纯正、品格纯真的优秀人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