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喜欢听人家叫“老师” ——追忆我省第一个小学模范教师宋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2-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于 佳

2月6日,在杭州市殡仪馆第三告别厅,泣声层叠,白发起伏。这一群平均年龄近乎70岁的退休教师来送别他们的老书记宋冰。

宋冰丈夫邱振国在致悼词时,站在话筒前,沉默良久,双手不断拭泪,“我替宋冰谢谢大家来送她最后一程。她生前常常说自己最感谢党,最不舍教育事业。她的一生在两扇门间往返,一扇家门,一扇校门。今天你们来送她,有人叫她奶奶,有人叫她校长,但她最喜欢听人家叫‘老师’。”

宋冰退休前曾任安吉路小学党支部书记。因病于2月2日不幸离世,享年92岁。她出身贫寒,立志于教育事业。1949年8月,宋冰在贺家塘村小学(今余杭区崇贤第二小学)任教,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为帮助村民解决生产困难,她还组织了伴工小组;村民有事情请宋冰帮忙,她从不推却。为了能让更多孩子有学习文化的机会,宋冰采取“送字块”的方法,让在野外放鸭的儿童也能认字,每周请他们来学校一次,鼓励孩子们投身学习……《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纷纷报道了她的优秀事迹。

1953年,宋冰被评为我省第一个小学模范教师。随后,她又被保送至高校深造,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63年,分配至杭州市安吉路小学,先后担任学校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务,直至退休。

今年80岁的汤明灯老师和老伴一起赶来参加追悼会。他说:“宋校长总是最早到学校来,最晚离开。我们都不知道她具体是几点来,几点走,因为没有人比她来得更早,走得更晚。”

“她一心扑在学校工作上,处处以身作则,亲历亲为,带头打扫卫生,对老师严格要求,小到一个窗的风钩有没有勾好,一幅画是否挂正。”退休前在安吉路小学工作的沈婉萌教师因心脏刚刚做了手术,特别托同事将一束鲜花带到了追悼会现场,花里还夹着信。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柳涟,18岁到安吉路小学报到时,宋冰校长曾亲自去接她。安吉路小学不仅是全国文教先进单位,也是重点开放单位,承担外事接待任务。柳涟说:“虽然外事接待工作频繁,但校长鼓励我们要扎扎实实讲好每一堂课,不要影响正常教学,让来校参观的嘉宾可以随机推门听课。正是因为认真对待每一天的教学,所以才有了后来我教学上的长进。”

为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宋冰处处为教师着想。今年73岁的李依群记得,当时学校里有70多位教师,其中大部分是年轻女教师。一些教师孩子小,家又远,上下班不方便,她想方设法在教室后面建造了一排平房,隔成一小间一小间当教师宿舍。虽然简陋,但切实解决了教师们的实际困难。不仅如此,宋冰还在学校办起了托儿班,刚满产假的女老师重新回到课堂时,孩子可以上托儿班甚至幼儿园,没有这方面的后顾之忧。

下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黄伟说:“宋冰老校长,从1949年8月参加工作到1986年退休前后39年时间,从一位小学代用教员到成为一位省级小学模范教师。她的一生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一生,勤劳的,也是光荣的一生。她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和忠于职守、务实求进的工作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去年教师节当天,学生俞洪法在《余杭晨报》上发表了一篇《我的老师宋冰》。文章这样写道,“宋冰老师是我慈母般的老师,经常教育我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她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1951年秋,杭县初级师范学校招生,她很关心我,有意问我长大干什么?我毅然回答:‘当老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