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培养乡村建设者而非逃离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余 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理应以振兴乡村教育为基础。

然而,当前的农村教育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农村孩子实践体验的优势渐渐消失。如今的乡村少年已鲜有鲁迅笔下闰土少时生活的精彩刺激,既没有地里劳作所生发的趣事、糗事,也没有如城市孩子那样各地行走所带来的广博见识。他们的生活缺失陪伴、缺少实践,排斥劳动的倾向悄悄蔓延。在开阔的视野、高雅的情趣、大方的交流等综合素养方面,农村孩子往往相形见绌。

现代人对于生养他的热土日渐淡漠。社会、家庭,甚至于学校,走的依然是“成绩复兴”之路。乡村人的“理想”即为“离乡”,乡土情怀的种子难以萌发。那么试问,在农村,我们到底要培养一代怎样的人呢?是“建设者”还是“逃离者”呢?

因而,播下“乡土情怀”的种子,培养有情怀的一代人,比任何时候都重要。面对种种现象,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其主要原因。

城市是现代化的先导与主体,农村一直被动地跟随其后。

源于城市学校的管理取向,导致农村学校“避长露短”。实际上,农村教育和城区教育,各有特点,优势劣态完全不一样,但多年来却一直共用一套体现在校园文化、课程体系、学校管理、教学组织、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评价体系。这使得农村教育不能清醒地发现和突显自身特点,从而充分展示农村的自然优势,并在此基础上适当融入现代教育观念,引进外来文化,逐渐梳理出农村教育自己的文化体系、育人体系、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使农村教育具有独立而深刻的思想品味与学术内涵。

农村教育发展的规划配置,依然存在“同情资助”“帮扶思路”。农村教育需要“脱贫”,其核心策略是通过制度设计和治理改革,变“输血体系”为“造血系统”。制定尊重农村教育实际的建设规划、配置标准,思考它们是否具有“农”味、富有“乡”气,是否形成属于自己的气质?它们是否能够真正承担起农村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再生的功能?

因此,笔者认为,乡村教育本应突出体现勤劳、朴实、实践、乡土、因地制宜等特点。

可以实施“中心校战略”。将“扶持乡镇学校作为乡村建设的示范引领”作为重要战略,加强顶层设计,让乡镇中心校成为农村文化的引领,成为乡土社会中“乡愁”的承载物和乡土文化的“子宫”,从而影响乡人诸多方面观念的形成。

可以调整学校评价导向。建立尊重农村教育特点的广角评价体系,从仅仅关注升学率,转向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精神面貌、家乡情怀、乡土文化、劳作实践等,变纬度单一评价为多向广角评价。

可以根据农村小班化教育的实际,采用班师比,加大师资配备力度,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小班小校”是办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关键对策。如此,整个校园都可以在校长的视野里,每个班里所有的孩子都在教师的视线中。

可以制订体现农村学校特点的学校建设标准。应根据农村的自然条件,设计出适合乡村特点的建筑与景点,形成乡村学校的独特“颜值”。农村学校建设可以有一些规定指标,如必须要有多少生均面积的大量绿化,必须要有多少生均面积的非硬化地面,必须要有多少生均面积的劳作实践基地等。

可以加强农村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劳动实践教育。农村学校必须开辟出劳动实践基地,设置劳动实践课时,编写劳动实践教材,建立劳动实践技能考核标准,从而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可以关心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成就。乡村教师现在最大的问题,除了环境问题、待遇问题,就是孤独问题——工作上得不到肯定,没有展示舞台和平台的孤独。有的教师一辈子在乡村学校,受乡人的敬重,得家长的信任,被孩子所喜欢,却从没有获得过什么荣誉,也没有过展示、锻炼的舞台。

乡村基础教育应该是“爱农的教育”“强农的教育”。除了让乡村孩子享有更广阔的生活世界,“我们对乡村教育的预设应在更基本的层面去关照他们的生活境遇之中的生存方式的改善和生活幸福的实现,使他们既可能享有进入更高级教育的机会,又使那些没有此机会的孩子能在他们的人生中享受一段对于他们而言美好的教育”。这种美好的教育,或许会影响到他们今后整个的人生。

(作者系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中心学校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