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考?纸考?非得“非此即彼”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7-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蔡凌燕

场景一:校园内,人声鼎沸,过关闯关,游园式的考核、争笑脸的评价……

场景二:教学处组织优秀教师命题,严密安排考场、严格维持考场纪律,学生静悄悄地坐在教室耐心答题,教室里只有“沙沙沙”的写字声……

每到期末,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场景会在不同的学校呈现,这也是目前为止各校最为常见的考试形式。一曰“游考”,二曰“纸考”,反映的是教育者(或者说学校管理者)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孰是孰非,孰好孰坏?为什么两者会同时在不同的校园里以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傲娇”地存在?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在这两种考试表现形式下的不同本质(主要以低段语文、数学为例):

游考:一般为面谈。语文学科以听、说、读、写以及课外阅读积累为考核依据,通过类似于“认字最准确”“书写最规范”“朗读小能手”“表达最完整”“记忆大考验”“汉字拼拼乐”等环节,检测学生一学期的语文学习成果。数学学科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这四大领域入手,将学生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创设成“数学金钥匙”“时间小管家”“方位小专家”“立体小魔法”等形式,让学生们快乐地参与其中。闯关时,学生一般可以自主抽签选择游戏项目,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评价。

纸考:虽然是传统的测试形式,但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人已经能从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堂效果、实践活动等各个层面来设计习题。如低段语文,着重考察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能以听、说、读、写以及课外阅读积累为依据设计命题。数学则以已经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通过口答、计算、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课堂学习和测试。

由此可见,两者最大的区别体现在考试形式上,但是不是考试内容没有差异呢?答案是否定的。进一步分析:因为两者形式的各自局限,游考的测试内容会更倾向于实践性、易操作的知识网点,如语文考试有了朗读,数学考试有了生活。而纸考的测试内容由于少了游考的灵活性、现场感,更倾向于知识技能方面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两者又各自单一,游考的主要评价者是现场教师,耗时又耗力;而纸考则更关注最终学习结果,较难体现“过程性”。显然,两者各有弊益。

既然如此,笔者认为,何不从弥补游考、纸考的各自不足来重新审视游考和纸考,让两者不再以非此即彼的对立形式存在,而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如可在纸考的基础上加入游考,让游考以活动的形式存在,作为对学生课内知识的一个课外补充,而不是作为期末考试的全部。笔者建议,游考可以在期末前几周内进行,类似于一个学科性质的趣味活动,单独设奖;或作为纸考的某一个补充项目,在期末成绩中各自占一定比分,而纸考依旧存在。当然,应在纸考习题设计中适当减少游考中已出现过的操作题。

而作为学校管理者和活动组织者,这样的形式会对工作量安排提出较大考验,需要更多的智慧做到平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