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产业嵌入教育肌体有多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7-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力 耕

暑假到了,许多家长开始张罗着给孩子报培训班,暑期培训热也随着夏季的天气一起升温。

教育专家的主流论调一直是反对的,理由是校外培训占用了学生的假期时间,而休闲、阅读、运动和开阔视野,在人的一生中,是比考试更重要的事情。但专业主流论调并不能说服家长,随着上培训班成为一种常态,主流论调反而成为一种非主流的声音。

“谁知道教育专家的孩子上不上培训班呢?”

“别人都在上,我们不上,不是比别人差了吗?”

“难道现在还有学生不上培训班?真是奇葩。”

……

这些应该就是家长们的想法,上培训班似乎成了一个必选项,似乎必须是“学校+培训班”,一个学生所受的教育才算完整。

假如没上培训班,孩子成绩差了,就可以怪到家长头上:谁让你不舍得花钱啊?所以培训班必须上,成绩变好了,说明上培训班有用——这钱花得值;假如上了培训班成绩还是差,家长就可以撇清责任“我钱都花了,是孩子自己不争气”——这钱花得也值。估计许多家长心里都是清楚的,尤其是那些明知道上不上培训班,孩子成绩一样不会变好的家长。

最后上培训班成了一种唯一的也是无奈的选项:无奈地给孩子报名,无奈地付钱,无奈地接送,无奈地接受孩子平庸甚至下降的考试成绩……然后继续无奈地给孩子报名,心里觉得自己和孩子至少都努力过了,花钱买个心安罢了。

培训班的存在造成学校的学情和教学大纲极不吻合,假设班级里的大多数学生已经通过培训班进行了超前学习,“培训”过了新课,获得了比较好的“前概念”,教师一定会欣然加快教学进度。

至于班里的少数后进群体,教师不是不加以关照,关照的方式是,善意地提醒他们的家长:有条件的话给孩子报一个培训班。

于是学校和培训班相辅相成,互帮互助,滚动发展。学校从原来的学习平台蜕变成一个检测平台,周周测、单元测、月月考……培训班则从原来的辅导平台升级为真正的学习平台,它的服务是以顾客为中心的,是真正贯彻实行“以学生为本”的。假如学生的年段是初中一年级,而真实的学力水平只有小学五年级,那就以小学五年级作为起点付费学习,一点问题都没有;假如学生的年段是初中二年级,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野心,选择高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来学习,大幅度提高自己在学校检测平台上的竞争能力;假如学生觉得,在学校问教师题目教师爱理不理的,在培训班则大可不必有这样的顾虑——让爸妈报一个“一对一”辅导就OK了。

学校平台日益“去学习化”,或者教学“表演化”,实际上日益竞争化,充满了各种情绪:狂喜、得意、害怕、嫉妒、失落、绝望、自卑……各种制度是规定死的:在学校要调整个座位都不容易,转学不容易,换老师不可能,想跳级不给机会,想留级又怕丢人,遭遇霸凌则因各种原因只能忍气吞声……学生、教师、家长、课程、课时被死死地羁绊在一起,谁都无法逃离。

培训班则不然,它只认钱。只要交付相应的费用,就可以选班,选教师,选课程,选上课时间。如果觉得这个培训班不合适,可以马上用脚投票,因为培训班遍地都是。而且请把这一期的费用退还给我,不退的话,信不信我向工商部门投诉你?

而向教育部门投诉学校几乎没有什么用,虽然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在网上有堂而皇之的举报通道,要求投诉人留下真实姓名和电话。但实际上,除了天真的学生,谁都知道那是一个坑。比如学生投诉学校在双休日补课,有时投诉会莫名其妙地转回学校,使得学校可以点名批评,甚至将学生劝退。

一直以来,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在学校发生了很多事情,在社会上引发了热议,但在培训班里几乎看不到:这里没有分数歧视,没有班主任一言堂,没有霸凌,没有体罚,没有性侵,没有做不完要数倍罚做的作业,没有户籍和学籍的限制,没有巨额赞助费……笔者甚至恍惚地以为,假如一不留神取消了教育行政机制,一些培训机构立马可以挂牌成为名校。

当然培训班不是天堂,它最大的问题在于收费,因此不可能承担起经济薄弱地区的公办教育使命。

于是笔者又恍惚地产生疑问,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费以后,有教育支付能力的家庭是不是仍然在付费?只不过这笔费用不是交给由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而是交给工商部门注册的培训机构了。不管怎么说,这部分税收仍然是来自于教育

学校和培训班结成了唇齿相依的共同体。它们是不可以没有对方的:如果没有了培训班,学校会发现学生的学业水平整体下滑,教学过程会比以往累许多;而如果没有了学校,培训班也失去了意义,毕竟它的课程是寄生于学校课程之上的,缺乏独立性,它的师资宣传不论真假,也会打出某体制内名师的旗号。

记得在笔者求学的时代,还没有培训班。学生如果想要课外辅导,父母会联系一下亲戚中某一位当老师的,或者哪家孩子上大学假期有空的。所谓辅导也只是稍微点拨一下而已,因此根本不可能被视为一种职业。那么学校和培训班之间这种藤蔓缠大树般的相生相依的关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好像没有人考证过。

记得大约十年前,笔者参加孩子的小学新生家长会,听见教师劝告家长们:一定要让孩子上培训班。当时笔者感到无比诧异,诧异来自差异——这与笔者经验以及主流理念差异甚大。但至少说明,在那个时期,学校和培训班之间的互利关系已经形成。

互利双方的个体关系是不明确的,也就是说,学校并不指定学生去哪一个具体的培训班,只希望学生能够提高成绩,哪怕是通过校外培训的方式;培训班也不固定招收某一所学校的学生,只要顾客是付得起钱的学生家长就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同盟的利益是间接的。

由于两者的目标不完全一致——学校是为了升学率,培训班则为了赚钱,因此两者的交集虽然非常大,但仍然有不相交而溢出的部分。比如有个别学校就非常反感培训班,明令禁止学生去上培训班;也有一些培训机构并不针对应试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兴趣特长(钢琴、书画、围棋、跆拳道等)为主的体艺类培训班,以及满足家长的特殊需求(读经、国学、网瘾矫治、高端外教等)。

至于那些没有教育支付能力的家庭呢?如偏远农村家庭、外来务工家庭,从这些家庭走出来的学子,因为支付不起培训费用,无奈地按照国家大纲规定的进度上课,于是他们升入优质学校的机会也越来越渺茫。这是另一种无奈,但这是一种真正的无奈,令国人担心的阶层固化,恐怕就始于教育分化。

虽然在今天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阶层流通的管道保持着多元化的畅通。比如我们听说过很多快递界的传奇:勤快一点的快递小哥实际上有的月入过万,高雅一点的快递小哥能摘取中国诗词大会的桂冠,脚力好一点的快递小哥在马拉松赛事上拿奖金……他们证明了:支配自己的命运,让人生变得无比精彩,不是非得走精英化的教育之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