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收获在此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遇见 “我与”征文 庆祝创刊40周年

    作为一名校长,和哪些高人对话,如何在行中悟道,向上生成,向下沉潜?我选择在最好的专业媒体上聆听高人的见解,以拥抱广阔世界的胸怀吸收教育前沿的一切优秀成果。于是,我把目光瞄准了。在这片天地里徜徉,极目四望,满眼是高过马头的鲜花,让人采撷不暇,芬芳满怀;满耳是叮当韵律的流泉,啁啾和谐的鸟鸣,让人如闻仙乐,如坐春风。我经常在这里补充生命的元气。

    从“理论周刊”里探寻管理的内涵。《不要把校长当官做》一文,让我明白,校长自身定好位了,才能“管好事理好人”,才能在处理重大事情的时候,有足够的定力,保持头脑清醒,稳住自己阵脚。否则面临问题时手忙脚乱,分不清轻重主次、主体客体,从而无处下手、无处站脚,时间一长,整个学校肯定是一盘散沙。

    从“校长周刊”里探求教育的真谛。《新任校长如何实现“软着陆”》让我明白,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破与立,传承与创新。必须善接地气,方有底气;既要架好天线,又要接好地气。必须深入调研,广泛收集信息,条分缕析,形成自己的判断。最后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形成共识,拿出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

    从“课程周刊”里把握教改的脉搏。我读到湖南师大附中原校长常力源说,只有课程丰富了,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发展个性,更好地提高生命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来临之际,学校如何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领悟到,就是要避免课程开发的碎片化、平面化、单一化趋向,从局部的零敲碎打转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因为学校的产品是课程,抓住课程这一管理核心,就能用课程改变学校,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实施学生个性化教育

    在上,经常阅读到一些让人心动的文字,一个经典的案例,一篇深刻的感悟,总会反复揣摩,生怕丢掉了一个字。我开始做一名摘录者。

    摘抄的过程,就是与一个智者进行对话的过程,总要为某些金句和思想而折服。清新隽永,拒绝矫饰,让我烦闷而急躁的心灵,变得如清风流水般的恬淡悠闲,并以绵绵的情丝,寄之于笔端。

    这些年的坚持,已经养成了习惯。厚厚十几本摘录,成为我的精神家园。于是,我也尝试着在上留下我思考的痕迹:《优先提升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用开学典礼仪式感“富养”孩子》《减负的背后是科学“加”》……

    打开,就明白了是谁在我心中遽然醒来,有一种“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的渴望与冲动。从此懂得欣赏、享受和珍惜生命中每一瞬间的美丽,每天怀着感恩的心绪来对待每一个上的耕耘者。

    (作者系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