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育人范式需要落实形成性评价。学校注重分阶段采集长期评价数据,以跟踪分析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发展变化。首先,评价对象是学生个体的“成长值”。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不再仅仅测试知识掌握程度,更看重的是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养的变化。其次,采用过程评价。教师、助教、项目团队成员和学生本人根据评价指标进行阶段性打分,共同绘制反映每个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成长曲线。再其次,学生成长曲线汇集还可反映教学效果和教学制度设计,并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学校依据教学基本信息数据、教学产出与成果数据、教学反思与发展数据以及教学评价数据,形成“教师教学档案袋”,以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支撑育人范式的建构。

    课程知识模块化的挑战。值得关注的是,贯彻落实“课程知识模块超市”的范式创新,给学生、教师和教学支持系统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是学生面临角色重塑。学生不再在教师的主导下被动学习,而是积极转变为教学共同体中的主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也不再是接纳式“听讲”,不再以背诵等方式对静态不变的权威知识线性叠加,而是通过项目式、体验式动手实践,以批判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实现个性化有用知识的内在建构。

    二是课程知识模块化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技能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不再在标准化的大班教学中“传道授业”,而是以答疑解惑来切实帮助学生完成个性化知识体系建构。教师不再依赖经典教材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并创新教学模式,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三是课程知识模块化的顶层设计要求区别于传统模式的有效教学支持系统。教学设施上,宣讲授课为主的固定式标准大教室被互动交流为主的移动式组合小教室取代;严格管控的实验室也转变为自由预约的实验室和学创空间。适宜知识模块化的慕课(MOOC)教学、翻转式课堂等创新模式,还对多功能、多媒体的教学支持软件和硬件提出了多重需求。

    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创新尝试,港科大(广州)“课程知识模块超市”教学范式改革是一揽子面向未来的递进式行动,有望撬动我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范式变革。

    (作者单位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创新与实践研究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