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教育” 让师生发现自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发现教育”,是“基于学生个体成长关键性因子(潜能)的发现而实施的开发性教育”,发现学生的美好、天赋秉性,唤醒他们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创造能力。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鲈乡实小”)自2013年立项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发现你自己——小学发现教育的实践研究”后,持续结题两项省“十三五”和两项省“十四五”规划课题,通过探索“发现教育”的深度突破,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挖掘潜能、发展人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树立理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打造“发现教育”金字名片

    10年来,鲈乡实小以“发现教育”为特色,主动发现儿童的兴趣、基础、学习特质及规律,以儿童成长为中心,以儿童素养提升为重点,通过场景创设、任务驱动、个性化指导等启发儿童体验发现、学会发现,成为自主学习的发现者、探究者,促进儿童主动学习、个性协调发展。学校对发现场景、发现工具、发现项目、发现课堂等各方面进行缜密而又科学的系统化设计。“教书育人读书做人”的校风、“敬业爱岗乐教善诱”的教风、“诚实友爱勤奋进取”的学风、“发现你自己”的师生发展目标……从课内到课外,从教室到校园,从校内走向社会,从发现型课堂、发现型管理、发现型课程到发现型活动,鲈乡实小“发现教育”从教学、实践、教育、研究等各方面全方位在学校落地生根,焕发生机活力。

    鲈乡实小对“发现教育”问题坚持进行了长达10年的理论研究,关注儿童发现,增强儿童发现的意识,激发儿童发现的兴趣,探索儿童发现的方法,引导儿童经历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的快乐,培养发现的能力,陪伴儿童行走在意义的世界里,实现了“发现教育”观念的理性跨越。2018年,学校编写的《规程与范型:培育发现素养的课堂实践》一书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江苏教育报》《扬子晚报》《姑苏晚报》和江苏教育频道《教育周刊》等媒体都进行了专题报道,与此同时,各项省级课题也一直在展开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发现教育”的规律:通过场景创设、任务驱动、个性化指导等启发儿童体验发现、学会发现,成为自主学习的发现者、探究者,促进儿童主动学习、个性协调发展。

    构建“发现数学”品牌课程

    课程创新是学校教育的“根”。有效的课程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起到加强学校品牌建设、实现“发现教育”的重要作用。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数学是美的,数学的美体现在它的简洁美、对称美、悬念美、和谐美、方法美和逻辑美等方面。它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也是科学美的核心。”但因为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学生要发现数学之美基本上来源于教师的讲授,很少能发挥自主性。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要构建发现的课堂,让发现植根于日常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美的、学习数学是快乐的,获得充分的成就感。鲈乡实小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探索出构建发现数学之美的教育平台的有效手段:“数学实验”。“数学实验”,就是让学生借助一定的物质仪器或技术手段,在数学思想和数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实验素材进行数学化的操作来学(理解)数学、用(解释)数学或做(建构)数学的一类数学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观察、分析、猜想和推理等数学活动,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与“再发现”过程中,亲身体验数学、理解数学。

    “数学实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盲目地操作,而是融入学生的数学思维、认知。这层要求就意味着,教师在引导学生“数学实验”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验素材、资源准备怎样?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怎样?有没有什么误差可以纠正?等等。“数学实验”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数学操作活动,而是一种对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建构”“再创造”过程。在鲈乡实小看来,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现数学、实现学科育人的主阵地,学校构建了以促进知识表征为指向的“操作体验”、以经历探索发现为指向的“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模式,专门成立项目组,开展研究,并通过各种公开教学激发教师主动成长意识,让教师自发地对专业课程进行研究、展现自身的价值,实现教师多方面借鉴,构建终身学习的教师团队,并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公开教学成为常态,有现场研讨课、录像交流课、微型共享课等。2019年以来,项目组成员执教区级及以上公开课近200节,“9加几”“两位数乘整十数及相应的估算”“一般图形的周长”等名师课程在各类省级研讨会、全省直播中获得一致好评。公开教学的研究过程和成果极大促进了日常教学的高质量实施,学生基于课堂学习,在课堂上开展“数学实验”,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数学实验”的概念并非新奇,这与我国传统知行合一的思想如出一辙。但是,尽管教育者也会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一些“数学实验”,但往往缺乏计划性与层次性、系统性、结构性的规划。鲈乡实小通过优化实验内容,让学生的“数学实验”活动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系列性,依据国家课程核心内容,开发了小学“数学实验”系列资源,包括典型案例(来自各类公开教学)100多个、“一课一箱”实验工具80多件、12册教材中的数学实验近300个和多间数学实验器材室、数学实验活动室、数学实验教室……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系统性的“数学实验”项目成果发挥辐射性力量,学校将成果推向全区乃至全省,让30多所小学的数万名学生受益,更在2021年第14届国际数学大会“做数学:中国中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专场活动中展示教学案例,参与省项目组,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声音”。

    鲈乡实小在儿童“发现教育”的道路上,从发现思想的孕育到教育理念的明朗化,从理论探讨到硬件支持,一定程度上完成了系统化建构。经过十多年持之以恒的实践探索,学校实现了教学的人本化,培养了儿童的学习力。儿童通过发现性学习的主题探究,不仅感受到了发现的快乐,而且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了认知意义、情感价值的建构。儿童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增强,学习方法得到了改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儿童“发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检验。(李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