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思政课”视域下的网络育人语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在新形势下,网络传播媒介、渠道和载体的多样化为我们讲好和运用好“大思政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元宇宙、人工智能和ChatGPT等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消弭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网络语言也在不断重塑着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思政工作者应深入理解网络语言,洞察作为网络主体的青少年的心理动态,构建新型语言体系,提高网络育人能力,进而激发网络“大思政课”的时代力量。

    把握网络语言特征,推进主体与客体交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网络文化的兴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主体性表达,网络“大思政课”也需创新语言体系。网络语言具有天然的去中心化、权力分散化等特点。例如,在视频屏幕中发表评论被称为“弹幕”,此类发言使得主体在观赏视频内容的同时也能观察到网络成员自身的发言,意见交流无处不在,客体言论成为了网络内容主体的一部分,并被他人观察;以论坛为平台发表评论的方式则被称为“盖楼”,这两种方式都不显示发言人的真名实姓,仅显示IP。诸如此类的言说方式形成了主体和客体高度统一的网络语言体系。形成这种主客体高度融合的语言体系主要源于网络独特的传播方式,其开放性、匿名性和消除时间空间等特征,使信息壁垒、阶层差异和地域鸿沟被打破。在这样的语境下,继续教、学隔离的教育是行不通的,“屏幕前的教学对象”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网络“大思政课”需要树立教育新观念,应该融合“互联网+”理念,通过对青年个体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预测,结合网络语言,打造适合教学对象的学习内容,并且摒弃旧观念中的“知识主义”,打破主体单向传输知识的模式。“弹幕类”、“盖楼式”的网络语言体系可以为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提供一个言论平台,从而有助于形成一个百花齐放、集思广益的交流环境,进一步增强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得教育主体能够及时了解教育客体的思想政治需求,同时也让客体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心声,并及时向教育主体反馈情况,使得教育主体能够更加灵活地安排教育内容和调整教育节奏。

    注重个性化话语抒发,强调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青少年的特性时提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一脉相承。马克思批判了传统哲学强调的普遍性、人的最高本质是高度同质的观点,关注的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现实的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各类亚文化在网络世界共存,不同圈子、不同层级和不同爱好的群体表达迥乎不同。网络语言结合时事、娱乐和个人爱好等各种因素,具有了诙谐性、新奇性的独特风格,而网络社会的匿名性与成员异质化进一步弱化了统一表达和主流意识,加深了网络语言的“任情恣性”,成员更加自主地在话语中夹杂个人感情和情绪。例如,谐音手法的幽默词汇在网络语言中被相当频繁地运用,这些词汇未必一定经过网民的精心构思,但它们对话语含义同一性的解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网络“大思政课”中,我们应该辩证地利用网络语言的差异化。一方面,我们可以基于差异化的语言为基础,构建差异化、多样化的网络文化产品。融入大数据技术,使“大思政课”具备多元化、个性化、互动性和预测性等特点,以实现从经验型教育模式向数据型教育模式转变。通过针对性的语言分析、科学性的内容预测和差异化的网络推送,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和有针对性的全方位思想“滴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警惕个性化带来的低俗语言。思政工作者需要密切关注、收集并制定网络低俗语言清单,引导年轻网民在语言使用上积极发挥规范和引领作用,成为良好语言环境的守护者,打造良性的个性化话语空间。

    善用趣味化言语表达,追求内涵力与感召力并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网络“大思政课”语境下,尤其如此。网络用词展现了思想碰撞的火花和时代前沿的活力,较之生活语言更加艺术化、美学化和娱乐化。青年群体越来越依赖网络语言,原因之一在于许多网络流行语并不具有深刻的意义,包括非正式词汇、夸张的修辞方式和语句的虚夸以及文字、符号的叠用等,但仅是因为其娱乐感或幽默感,就被青年网民接受并流行开来。网民甚至会随机杜撰词语,随意遣词造句,某些流行词汇也会突然进入网络的词汇系统。在网络文化中,轻松和快乐已成为了一种个人追求、一种人生补充剂。在网络“大思政课”中,善用、活用趣味性的网络表达来讲大道理,更能增益思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打造符合青年旨趣的“大思政课”,大致有如下几点:其一,提升“大思政课”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可以探索打造适当的思政“网红”模式,敏锐把握时事舆论,有效捕捉青年关注点,持续发布具有独特风格的创新内容。通过紧密且适度地结合网络思政内涵与草根红人、段子手和电商红人的日常创作,吸引更多青年学生的关注。其二,坚持内容为“王”,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的信息素材,对各种媒体上的碎片化信息进行创造性重构。结合前卫的语言体系和呈现方式,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相融共生,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能。其三,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坚持守正创新。传统表达方式和新兴话语并非互相取代,而是相互迭代。我们应推动传统思政工作的优势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塑造人的灵魂,推进“大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努力培育出更多精品良品,在网上和网下形成思政教育高融合态势,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中心,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22Z010]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