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信念 矢志高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实验中学是一所面向山区乡村孩子的公办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围绕“和·润”校园文化主题,坚持办和谐教育,育阳光少年,为农村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党建引领,文化建设,让青春熠熠闪光

    陇县实验中学创立伊始就开启了“五育并举、和谐发展、立德树人、幸福成长”的发展模式,以校党支部为核心,坚持党建引领,实施“双培养”工程,把教师队伍建设与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机结合,促进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学校重视文化建设,以“和谐·润泽”为主题,营建秀雅环境,校园里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润物细无声”地发挥着环境育人的作用;开展校风、学风、教风“三风”建设,打造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氛围;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开展主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还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开设以“县域名家进校园”为主题的特色校本课程,邀请乡土作家文雪梅、剪纸艺人高冬蛾、社火艺人杨秉权、当地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李青燕等人到校示范教学,开展专题讲座,推动乡土文化进校园、戏曲文化进校园;组织学生赴太白鳌山滑雪场、陇县博物馆等地研学旅行,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探索历史文化,培育人文素养。

    教学改革,名师工程,重发展提质增效

    学校把“创建学习共同体,保障每个人高品质的学习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文化内涵,于2019年引进学习共同体,以教研项目为龙头,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开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倾听为主、学生主动学习的新型师生学习关系和课堂教学模式,持续推动教学改革,力求唤醒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意识。通过学习共同体活动,师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成和谐的教学关系,提升教学效果。

    依托“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建设和谐课堂,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保证国家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道德与法治、体育、艺术、劳动、综合实践等地方和校本课程,优先配备专业教师,开展思政课大练兵和学科思政活动,对体育、音乐、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活动进行管理,构建“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组织竞赛”的专业教师绩效考核制度。

    “学习共同体”课堂教改实施以来,学校先后选派教师赴湖北、上海、西安等地学习培训,打造骨干教师团队。4名教师被全国学习共同体研究院确定为“领航教师”;学校被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授予“伙伴学校”称号,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授予“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领航学校”荣誉称号。

    在教改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同时,学校扎实推进“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措施,每天除了40分钟大课间活动和体育课,还增加一节活动课,保证学生的户外活动及锻炼时间;严格落实对学生的手机、睡眠、作业、阅读、体质健康管理,要求学生作业提质增效,成为宝鸡市“作业革命”示范校。

    作为省级智慧教育建设试点学校,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教育信息化2.0培训,要求教师熟练开展多媒体教学,先后有40余名教师参加“12Xue”“洋葱学园”“翼课网”等平台的智慧教育混合式课改实验。全体教师还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每年人均培训时长为82学时,所有教师都有初中及以上学段的教学资格证。

    素质教育,“五育”并举,促公平勇毅奋进

    学校重视对学生的关爱教育情感抚育,全体教师用爱引导学生,教会学生感恩、尊重、宽容和勇敢,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发现、拓宽思维、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全员导师制”活动,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成长导师,协同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心理疏导,及时给予学生关爱与支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温暖,心理更加健康阳光。

    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生活氛围,改善师生关系,保障特殊学生教育,因材施教,确保教育公平,实现学生全巩固、残疾儿童全入学、送教上门全覆盖。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学校每学期都举办校园艺术节、校园科技节、校园田径运动会等活动,2022年被评为全县特色发展优秀学校,在市县级艺术节、田径运动会、篮球赛、航模比赛中屡屡获奖,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未来,陇县实验中学将继续秉持“厚德致和,品立志远”之校训,坚持守正创新、特色发展,丰富和完善学校文化内涵,让师生共享品质教育,为学生奠基精彩人生!

    (孟小军 马红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