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工作室建设提升育人质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是学生关键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浙江省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关注学生个体的整体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积极打造多个学生工作室,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为未来而学”的意识与能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钱外特色的高品位发展之路。

    以个性化发展需求支撑工作室建设

    学生工作室创立的起点源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引导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学生工作室选题的生成源于学生生活与学习的过程,学生工作室的选题不是以知识为主,而是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需要来链接各个学科的核心概念,依靠多学科知识内容,自主开展实践探究,获得自主学习的体验。

    学生工作室的导师为学校教师,学生工作室成员自主商议确定意向导师人选,向导师发出邀请,双向同意后即可向学校提交申请,正式确定工作室人员架构。导师在工作室的运行过程中,给予活动开展前期的可行性与成效性评估指导,并在开展过程中答疑解惑,发挥辅助者与促进者的角色作用。导师与学生进行问题聚焦和提炼,完善选题,使之更具研究价值和意义。

    学校通过倡议征集和选拔的方式召集了一批同样对某个课题有兴趣的学生,组成成员互助小组,形成“同伴智慧同行”的学习共同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有质量的学习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兴趣相投为前提,在同伴间进行跨年级的组团,明确工作室研究项目内容。由发起人担任工作室“掌门人”,并确立工作室研究成员数量。确立工作室成员时关注梯队培养,高年段学生数量和中低年段学生数量均衡,同时注重工作室成员的能力均衡,以此建立多元的工作室成员结构,方便后续的老带新培训。

    以自主探究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工作室活动基于自主探究模式,学生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自主思考与自主探究。作为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导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提炼形成核心问题,并结合多学科知识内容明确活动涉及的学科核心概念,制定活动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学生在确认好研究主题后,梳理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目标、活动流程、责任分工,在本阶段教师科学介入引导,帮助学生确定活动安排的可实施性、活动内容的科学性,以此明确思维支架工具,确保在持续探究中实现深度学习。

    工作室成员间定期开展交流互动,学习项目相关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工作室成员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自主研究和团队引领相结合的形式,以成果交流汇报的思维碰撞方式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某个课题的科学研究素养。

    学校鼓励学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设计可行性研究方案。对于情境探究类问题,设计科学性的实验,及时记录实验数据,根据结果或者问题及时调整设计实验。对于知识类的问题,将问题分解成几个子问题,在网上查找资料或进行问卷调查,以此得到问题的解决。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之后,进行成果汇报活动。通过班内、校内、线上、线下活动展开对项目研究成果的发布,发布前学生组织梳理活动线,对活动进行总结归纳,在发布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等能力。

    多方配合,以长效机制保障学生工作室发展

    学校引入科技馆、社区等多社群资源共同完善学生工作室平台。学校提供工作室场地,科技馆提供部分已有的资源等进行不定期展览,社群工作人员定期入校指导,实现工作室学习资源动态流动。基于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基础和研究兴趣点组建进阶式的研究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位指导教师,进行全程帮扶,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明确分工,可以独立完成研究任务,且小组成员间会有不定期的调整、淘汰和更新。

    为保障工作室运营的效率,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校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形成深入学习长效机制。学校为工作室的设置提供必要的办公场地、资源设备,制定管理流程与组织架构,配备优秀的指导团队,出台相应的指导教师考核办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防止其对学生的指导流于形式。学校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实施校级评选联动,将学生吸引到工作室的学习、交流与实践中来,确保工作室的规范管理与有效运行。

    不同类型的校园工作室的开设,实现了学习主体之间的能动变化,具有某领域特别能力或爱好的学生即可担当“教师”角色,建立“师者为能,学者为生”的新型学习社区,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五育”并举为目标,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活动开展过程中,由学生与教师协商,制定了项目负责人自主评价及学生同伴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真正实现学教方式的变革,将活动的开展、实施及反馈一律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工作室的成立积极开发了优质的家社群资源,密切了家校社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打造校家社合力共育的教育磁场,构建了教育良好生态。学生工作室还通过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他校等活动,实现成长与辐射共赢,实现了“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所有人、一学科融通多学科”的良性循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