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将纳入高考? 我省相关负责人表示:重视体育更在平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11-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舒玲玲

“体育在高考中将采用ABCD等级的客观数量化评价方式,成为高考录取的标准之一。”连日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的一席话在各类媒体中转发。体育真的要纳入高考了吗?不少家长担忧,如此一来,会不会加重学生负担?

带着家长们的疑问与关切,记者近日采访了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目前尚未接到明确通知,但不排除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该负责人表示,尽管体育是否纳入高考尚无定论,但我省素来重视体育,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要求,每年开展的体质健康测试也表明,我省持之以恒地开展体质健康教育成效显著。“强化体育非一时一事,要树立终身体育观,真正把德智体美劳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体育锻炼以不变应万变。”

“高三体育课开到高考前一周”“禁止文化课教师占用体育课课时”,在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的学校制度中,这两条规定很是醒目。“除了一周两节常规体育课外,学校还开设了大量兴趣类体育选修课。”体育教师罗思佳说,在该校,一名学生每周最多能上到4节体育课,这还不包括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的大课间以及各类主题体育活动。该校坚信,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学习与运动配比,不仅能帮助学生强身健体,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从2004年教育部要求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起,“阳光体育一小时”就成为我省中小学校的共识。把体育锻炼落在寻常的每一天,金华市宾虹小学不仅保证了基本量,还玩出了各种新花样:学生都能劈一字马、6年里学会六套素质操、一个简单的“合作跳跃”能跳出好多种形式……在这所连洗手间墙壁都贴满了卡通运动人物贴纸的学校,体育和运动已经成为每个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

当体育运动的辛苦被有趣、好玩所取代,自然能吸引学生兴趣、形成锻炼自觉。“带着足球去学校”如今是桐庐县城南小学学生的常态,可最初,为了让学生们爱上足球,该校体育教师没少花心思。他们编足球操、开发快乐足球课程、设计足球趣味游戏,还争取国内外女足队伍来校集训、交流,让学生们有机会与专业运动员过招。“希望能在游戏和竞赛中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校长尹鹤说。

作为全省中小学生四大联赛之一,校园足球联赛被称为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探路工程”,我省至今已连续举办了9年。截至目前,全省已有西湖区、义乌市、苍南县、柯城区、鄞州区5个青少年校园足球国家级试点县(区)以及666所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

相比各类常规竞赛,省教研室体育教研员、特级教师余立峰认为,体育锻炼要真正落在平时,还需要有课程的推进。“竞赛毕竟是少数运动精英的舞台,大部分孩子享受不到竞赛‘红利’。”余立峰说,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杭州市拱墅区于2015年加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成为我省首个“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作为体育课改联盟学校之一,杭州市行知中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体育改革,破解了体育课课堂运动、大课间运动和校级体育竞赛项目脱节的问题,同时与杭州市德胜小学、树人小学等4所学区对口小学进行了体育课内容设置的研讨与衔接,确保体育课教学内容具有延续性,引导学生拥有一项体育爱好、掌握一定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需要学校引导、家长重视、学生喜欢,更需要有好的体制机制加以激励。”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我省建立了持续跟踪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不仅年年测、分类别测,还将体质测试结果纳入学校整体考核范畴。行知中学从新生入校首次体质健康测试开始,就依托数字化评价系统,给每名学生生成了一份“运动处方”。“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行知体育社区’App查看体测数据,了解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体育老师会在平台上发布指导训练的视频,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锻炼场景上传分享。”该校体育教师蔡国平说。

如今,数字体测成绩已经和三大球类运动开展情况、区运会成绩、体育教学评估一起,被纳入拱墅区学校体育多维评价系统当中。“无论是区运会还是校运会,拱墅区都倡导全员参与,要求学生结合自身身体素质,选报至少一个运动项目。”余立峰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学校管理之六味     下一篇:暖心“萍姐”黄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