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能级”平台激发创新“裂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①今年6月,“一带一路”气候与环境观测网国外首个超级观测站建成投入使用。 学校供图 ②兰州大学周又和院士(左三)及其团队成员在超导力学实验室。学校供图 ③兰州大学师生实地勘察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学校供图

■强国建设 教育担当·实践篇

    近日,由兰州大学周又和院士牵头承担的“15T高场下超导材料力学的全服役场调控与测量装置研制”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获批立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量最大的单体项目。团队将推动我国在超低温力学理论、超导力学等前沿领域的研究。

    近年来,兰州大学围绕核科学与技术、干旱环境、生态安全、种质创新与生物育种、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等特色优势研究方向,有组织地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科创平台建设,对接产业需求、深化基础研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我们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问题,强化有组织科研,谋划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和战略性引领性创新,加速推进科研范式转型升级,主动参与国内外重大科学计划,组建大平台、大团队,促进协同攻关,努力在战略性、原创性、颠覆性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说。

    集中力量办大事,激发科技创新“源动力”

    缪子是自然界的基本粒子之一,具有穿透能力强、天然无污染等特点。经过长期积累与研究,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的核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团队攻克缪子应用的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出国内首台套可产业化的缪子成像系统,并成功将其应用于大型文物遗址的无损检测及内部密度结构成像。

    团队成员刘军涛副教授介绍,缪子成像技术目前还应用于矿藏勘探领域,将来会在基础设施、冰川监测等多个领域进行拓展,“从敏感材料等硬件到采集系统、成像系统等软件,缪子成像技术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95%左右”。

    作为2023年教育部批复立项建设的6个前沿科学中心之一,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集核学、化学、物理学、材料学、医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于一体,正在大胆开展“非共识项目”和“无人区”前沿问题探索,力争取得一系列原创性、引领性成果。

    近年来,兰州大学积极探索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改革,构建学校党委领导、科研管理部门牵头、各学院和研究机构协同配合、广大教师共同参与的科研体制机制。同时,有效整合利用各类科研资源,完善重大科研任务联合攻关机制,发挥各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建立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承担重大科研任务为重点的动态科研联合体……组团作战、凸显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正在成为兰州大学激发科研创新活力的实招硬招。

    今年6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带领团队研发和建设的“一带一路”气候与环境观测网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带一路”气候与环境观测网东起兰州,沿河西走廊向西延伸至中亚、中东直至非洲,共20多个站点,跨越直线距离8000多公里,可有效获得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监测数据。

    该团队成员黄忠伟教授介绍,观测网的每个站点均由兰州大学自主研发的多波段拉曼偏振激光雷达等先进仪器构成,“观测网的建成不仅能监测沙尘远距离传输和雾霾等大气复合污染物局部地区扩散规律,还将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从“自由生长”到定向培育,兰州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整合特色优势资源,系统布局构筑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攻关的平台矩阵,组建大团队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以“高能级”平台激发创新“裂变”,成为突破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担当”和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

    努力攻克“卡脖子”,锤炼自主创新“真本领”

    今年年初,材料与能源学院王育华教授团队、印度圣雄甘地大学萨布·托马斯(Sabu Thomas)教授团队、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团队及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团队联合申请的金砖国家科技和创新框架计划合作研究项目——“新型杂化纳米结构工程策略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获批执行。该项目拟通过4个国家团队的分工合作,利用“光管理策略”有效提高钙钛矿电池的光吸收效率,有望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该项目也在院校学术交流和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了优势互补。

    材料与能源学院是兰州大学最年轻的学院之一。“我们将努力把握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从全球共同关注的材料和能源科学、技术及产业需求入手,形成面向能源关键需求、功能导向的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特色。”材料与能源学院院长贺德衍介绍。

    早在2021年成立之初,材料与能源学院就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隆基未来技术研究院,致力于科研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人才共享机制。目前,与隆基绿能合作共研项目7项,金额达1650余万元;建设通识课程“碳中和与能源转型”等,共同培养光伏产业卓越理工科人才。

    紧盯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科学问题,兰州大学着力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做优特色学科、做精适应战略需求学科,建立了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带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同时,兰州大学布局建设新兴学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重点建设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积极推进基础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引导更多学生投身科学实践、勇攀科技高峰。

    瞄准“高精尖缺”领域,兰州大学还在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等关键核心领域着重发力,努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目前,在环境考古与西部文化遗产研究、核医学与射线诊疗技术、绿色能源科学基础与创新技术、敦煌西域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向上都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多学科交叉平台。接下来,我们将努力融通各类创新资源,组织更多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和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兰州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李兴业表示。

    从“书架”走向“大市场”,勇当服务发展“主力军”

    “牦牛浑身是宝,可不仅仅是吃肉。”今年4月,兰州大学肖建喜教授带着团队来到位于祁连山麓的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开展牦牛研究。

    牦牛体内可提取出具有良好三螺旋结构、纤维形貌和生物活性的胶原蛋白。“这类胶原蛋白杂质含量低、内毒素含量低,可达到医用植入标准。”肖建喜介绍,从2013年起,团队年年奔波在海拔3000米的草原做“牛”的文章。

    历经10年打磨,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分子定向剪切和端肽去除技术,从牦牛体内成功提取制备出高附加值的医用级胶原蛋白,填补了国内自主研发医用级胶原蛋白的巨大需求。“目前我们已建立高标准的牦牛胶原蛋白产品质量体系,实现医用级牦牛胶原蛋白的规模化生产,并计划不断推出牦牛胶原蛋白皮肤修复系列产品,致力于将牦牛胶原蛋白发展为我国胶原蛋白行业的知名品牌。”肖建喜表示。

    近年来,兰州大学鼓励支持科研团队聚焦实际问题,打破制约科研从创新产出到成果应用的“中梗阻”,探索构建多元化、全链条的政产学研合作体系,多措并举支撑产业链创新链迭代升级,促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的“书架”走向大市场的“货架”,促进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融通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科研平台充分“释能”,支撑起多维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创新成果“百花满园”。兰州大学首次实现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大尺寸单晶的生长和结构解析,将“共价组装有序结构”的研究提升到新高度;主持研发探月工程嫦娥探测器软着陆关键装置,为探月工程嫦娥三号、四号及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作出了贡献;培育的“兰箭系列”春箭筈豌豆、优质牧草“腾格里”无芒隐子草等,在西部高寒、干旱及贫瘠化土地大面积种植,有效缓解了“粮草争地、争水”的矛盾;针对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培育的冬小麦品种“兰大211”,丰产性突出、越冬性强,广泛推广种植后,产量增幅高达32.15%……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继续推进有组织科研,始终面向国家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努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